-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叶绿体的
;叶绿体;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装置; 叶绿体; 8.1 叶绿体的形态;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与前质体、质体;前质体、质体、叶绿体; 8.2 叶绿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叶绿体的结构; 8.2.1 叶绿体膜;叶绿体膜的通透性;脂 外膜 内膜 类囊体膜
糖脂
单半乳糖二乙酰甘油 17 55 40
二半乳糖二乙酰甘油 29 29 19
硫醌二乙酰甘油 6 5 5
磷脂
磷脂酰甘油 10 9 5
磷脂酰胆碱 32 0 0
磷脂酰肌醇 5 1 1
光吸收色素
叶绿素 0 0 20
类胡萝卜素 〈1 〈1 6
醌 0 0 3
蛋白质/脂的比值 0.35 0.9 1.5 ;8.2.2 类囊体(thylakoid);类囊体的结构; 基粒类囊体(granum thylakoid)、
堆积类囊体(staked thylakoids)
基质类囊体(stroma thylakoid )、
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非堆积的类囊体(unstaked thylakoids);叶绿体与线粒体结构的比较; 类囊体膜的化学组成;类囊体的蛋白分布; 8.2.3 基质(stroma);8.3 叶绿体蛋白的定位; 同线粒体一样,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通过导肽运输到叶绿体的不同部位。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的
8个大亚基由叶绿体DNA编码;8个小亚基由核DNA编码。
Rubisco小亚基的前体有一条含40-60 个氨基酸的导肽,负责引导小亚基进入叶绿体基质。;一、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二、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三、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叶绿体蛋白的运输机理; Rubisco是定位于叶绿体基质的蛋白, 它的小亚基的运输大致分为两步:
一、导肽与叶绿体的外膜受体结合;
二、以翻译后运输的机制跨过叶绿体膜进入基质,导肽被金属蛋白酶水解掉。;叶绿体基质蛋白的转运;定位于类囊体膜和腔的蛋白运输;定位于类囊体膜或腔的蛋白运输;8.4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光合作用反应式:
6CO2 + 6H2O+ 光 →C6H12O6 + 6O2 + 化学能(674000千卡)
光合作用可分为:
光反应和暗反应(light and dark reaction)。
光反应是对光的吸收,并产生氧。
暗反应涉及到CO2的固定(从大气中摄取CO2并将CO2转变成含有还原碳的有机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8.4.1 光反应(light reaction); ; 8.4.1.1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8.4.1.1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捕光色素(light-harvesting pigment);捕光色素;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光合作用的电子产生;光合作用的电子产生;原初反应—光能转换成电能;◆电子载体
◆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
◆电子传递过程
;电子载体;质体醌(plastoquinone, PQ)
可动的脂溶性分子,不参与光合作用复合物组成,是质子和电子载体,通过醌和醌醇循环。;质体蓝素(plastocyanin,PC)
一种可动的水溶性的蛋白,不参与光合作用复合物组成,传递电子时靠Cu2+ → Cu+ 的状态循环。; NADP+还原酶
是一种含有黄素蛋白(FAD)的酶,催化
电子从铁氧还蛋白传递给NADP+。;电子载体——质体醌;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PSⅡ复合物; 又称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物,或天线
复合物(Antenna complex)。负责收集光能并传递光能至光合作用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