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 二氯异香豆素对胃癌细胞Smad1及PTEN基因影响
3,4- 二氯异香豆素对胃癌细胞Smad1及PTEN基因影响
作者:刘飞,姜藻,顾晓怡,费正华,苏沐,任雪萍
【摘要】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3,4- 二氯异香豆素(DCI)对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细胞Smad1及PTEN基因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DCI、5-FU单药及联合干预后BGC- 823细胞的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状况,RT- PCR法检测Smad1和PTEN基因表达。结果:75 μmol·L–1 DCI干预24 h后,细胞生存率为(84.0±9.60)%,750 μmol·L–1DCI作用72 h后,细胞生存率仅有(20.3±9.7)%;同时,当DCI浓度从150 μmol·L–1上升至600 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相应地从15.0%增加至27.8%;DCI可以增强5-FU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DCI浓度依赖性地上调Smad1和PTEN基因表达(Plt;0.05),当DCI浓度从150 μmol·L–1上升至600 μmol·L–1时,Smad1和PTEN基因分别从上调19.45%、6.16%升至上调72.85%、48.46%。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DCI可能通过干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信号通路减少Smad1降解、增加PTEN表达,产生抗肿瘤效应。
【关键词】 胃癌细胞; 3,4- 二氯异香豆素; Smad1; PTEN
泛素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是调节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信号转导功能的重要机制,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剂量依赖性地逆转Smad泛素调节因子1(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 1,Smurf1)对Smad1、5的降解作用[1- 4]。由于Smads是B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因此改变Smads蛋白水平可能影响BMP信号通路及靶基因如PTEN的状态。本实验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3,4-二氯异香豆素(3,4-dichloroisocoumarin,DCI)对胃癌细胞株BGC- 823细胞Smad1及PTEN基因的影响,以及DCI联合5-FU对BGC- 82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及仪器 DCI(Santa cruz 公司),贮存于-4 ℃;5-FU(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MTT及DMSO(Sigma公司);酶标仪(Model- 550,BIO- RAD公司); Annexin- Ⅴ检测试剂盒及周期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公司);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美国BD公司);逆转录试剂盒及PCR试剂盒(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TaKaRa试剂盒;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PCR扩增仪Eppendorf 5331(Eppendorf公司);紫外分光光度仪JENWAY6405(英国JENWAY公司);凝胶成像分析系统LMS- 26E(UVP公司)。
1.1.2 细胞及培养 胃腺癌细胞BGC- 823由作者所在实验室传代培养,在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呈单层贴壁生长,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用0.25%胰酶消化后制成细胞悬液备用。
1.2 方法
1.2.1 MTT法试验 取对数生长期的BGC- 823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细胞数为1.5×104个。培养24 h,加入含不同浓度DCI和(或)5-FU的新鲜培养液,每浓度设3个复孔,进行分组。单纯DCI组:加25、50、75、150、300、450、600、750 μmol·L-1的DCI;单纯5-FU组:加12.5、25、50、100、200 mg·L–1的5-FU; 5-FU加DCIa组:加12.5、25、50、100、200 mg·L–1的5-FU,同时每孔联用25 μmol·L–1 的DCI;5-FU加DCIb组:加12.5、25、50、100、200 mg·L–1的5-FU,同时每孔联用50 μmol·L–1的DCI;对照组:予不含DCI或5-FU的培养液。除单纯DCI组孵育24、48、72 h外,其余各组孵育24 h后用MTT法测每孔吸光度(A)值。
1.2.2 流式细胞术分析 取对数生长期BGC- 823细胞,以不同浓度DCI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状况及周期分布。
1.2.3 RT-PCR检测 取对数生长期BGC- 823细胞约1×106 ml–1,分别予150、300、450、600 μmol·L–1 DCI干预,37 ℃培养24 h后,用RNA抽提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紫外分光光度仪测纯度和浓度,取 3 μl RNA行RT反应,得各自的总cDNA。取cDNA 产物2 μl,分别以S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体会.doc
- 1型调节性T细胞(Tr1)及哮喘探究进展.doc
-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探究述评.doc
- 2-(2-苯并呋喃基)-2-咪唑啉对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损伤保护及.doc
- 2-甲氧基雌二醇对骨髓瘤细胞系CZ-1细胞诱导分化作用浅谈.doc
- 20%甘露醇及人血白蛋白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临床疗效探析.doc
- 20(S)人参皂苷Rg3对Lewis肺癌生长及转移抑制作用.doc
- 2004-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性检测.doc
- 2003~2007年血培养中肠球菌分离情况及耐药分析.doc
- 2005-2006年雁江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3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