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新课程必修2《万有引力》及《相对论及量子论》全章解读
如果以地球做惯性参照物,不同方向的光(电磁波)的速度的确有不同的话,就说明麦克斯韦理论描述的电磁波各个方向速度相同的规律,只有在用“以太”为惯性参照物时才是适用的,在用地球这类相对于“以太”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时电磁波各个方向速度相同的规律就不适用了,就会导致“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物理规律是不同的”这样一个结论。 美国物理学工作者迈克尔逊及莫雷在1881至1887年间在不断提高实验精确度的过程中,反复做了同一个实验:把仪器固定在地面上与地球一起运动,在光顺着地球运动方向传播、逆着地球运动方向传播、以及光传播方向与地球运动方向垂直时,不同情况下测量光速的差异。令人惊异的实验结果是:以地球为惯性参照物时测得各个方向的光速没有差异。这个著名的实验后来物理学界把它叫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板书】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以地球为惯性参照物时测得各个方向的光速没有超出实验误差范围的明显差异。 这样的实验结果,与经典的物理学理论产生了难以调及的矛盾,令人感到不安。怎么办? 许多物理学工作者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一些使人感到牵强的解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 “‘以太’牵引说”、“洛仑兹收缩说”等。 爱因斯坦的办法:于1905年写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他的想法: 1、相对性原理:物理规律在一切惯性参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 2、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 2、时间延缓效应 问题:静止的观测者、顺着光速方向运动的观测者、逆着光速方向运动的观测者,光相对于他们通过的位移是不同的,测量到的光速却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猜想:可否认为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测得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呢?观测者测得光通过的距离较长时,如果他测得的时间也较长,则光速有可能是一样的。 师:爱因斯坦也正是这么想的。 2、时间延缓效应 讨论:假定一辆列车以速度v相对于地面匀速运动,静止在车厢里的人手持一个光源,从车厢的地板竖直向上将一束光射向顶部的一面反射镜,然后又反射回车厢的地板。设车厢中的顶部及地板之间的高度为d,则在车厢中以车厢为惯性参照物的观察者看来,“光在空中来回”的过程中,所测得的时间为⊿t′则光速是多大呢?(参看教学资料上的插图) 这个关系式很重要,我们虽然是从“光在空中来回”这一特殊事件中推导出来的,但在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作了更复杂、更充分的推导认为它是一个对各种事件都普遍适用的公式。 例题:有一个实验事实:在宇宙射线中会产生一种微观粒子叫做μ子,在实验室中测算出它们静止时的平均寿命(存在时间)是τ′=2.2×10-6秒,按照经典的时空观(时间是孤立的,与惯性参照物无关),μ子以接近光的速度运动(v=0.998c)时,在这段时间内μ子能飞过的平均路程只有:s=cτ′=3×108×2.2×10-6=660 m , 然后μ子就会消失,可是对宇宙射线的大量观测却发现,大部分高速μ子能够从约10km的高空大气层到达海平面,这是为什么呢?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吗? 分析:假设有一辆列车及μ子一起速度v=0.998c运动,μ子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因此,以列车为惯性参照物,测得μ子的寿命就是μ子静止时的寿命τ′=2.2×10-6秒,而以地面做参照物时,μ子是运动的,地面上的钟测得其寿命将是: 在这段时间内μ子能飞过的平均路程有:s=cτ=3×108×3.48×10-5=10.44 km. 相对于光速c而言,通常的运动物体(如飞机、火箭),其速度v都远远小于光速c,时间延缓效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我们认为当物体的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时,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还是有效的,没有必要彻底抛弃。只有在物体高速运动时,经典物理学的时空观才不再适用了。 【板书】经典物理学时空观的局限性:只在低速(与光速相比较)条件下有效。 3、长度收缩效应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通过推导得出了: 运动惯性参照系上尺度缩短效应 注意:其实并不是车上尺子本身的长度真的发生了收缩,这是由于相对论的时空关系导致的结果。 例题:对于前面在时钟延缓效应中讨论过的例题,也可以从相对论的尺缩效应来看这个问题:被μ子穿越的大气层厚度约是10.44km,但如果以μ子为惯性参照物,则μ子是静止的,大气层在以v=0.998c的速度向μ子运动,所以以静止的μ子测得运动的大气层厚度只有: 所以,μ子可以穿过大气层到达海平面。 (三)小结: 经典物理的时空观 相对论时空观 真空中光速 在不同的惯性参照系中测得光速不同 在任何惯性参照系 中测得的光速都相同 介质 宇宙中传播光的介质叫“以太” 宇宙中不存在“以太”介质 时间 时间是独立的, 与参照系无关 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测得时间不同 长度 同一物体的长度 与参照系无关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测得长度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