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哮病中医医史文献探究
哮病中医医史文献探究
作者:韩雨桐臧明月谭会兰吉庆
【摘要】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系统地对古代哮喘病的中医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发掘和研究,力求从整体上认识哮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规律和其他治疗方法,以此揭示中医对哮病的治疗特点和成效,期望拓展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哮病医史文献研究分析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症见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喉间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者。哮病常反复发作,经年累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古今无数医家都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处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病名溯源
“哮病”是中医学对肺系疾病中一种病变的命名。《内经》最先对其有所认识,称之为“喘鸣”、“喘呼”。《素问·逆调论》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玉机真脏论》有“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喘。”金元以前,哮证与喘证统属于喘促一门,直至元代朱丹溪才开始明确将哮喘作为独立病名。“哮”与“喘”证分开论述源自明代《医学正传》“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卧息者谓之喘。”“哮病”作为病名见于文献,大约在明代,朝鲜·许浚撰写《东医宝鉴》有“哮病气实者……”的记载,以后秦景明的《症因脉治》一书便对哮病有了系统的阐述[1]。为了使病名更加统一、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5年颁布了《中医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将本病正式命名为哮病。
二、病因病机
(一)先天遗传
宋《普济本事方·卷一》“凡遇天阴欲作雨,便发……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其中的“母子相传”即为现代所说的遗传。清·龚延贤《万病回春》“凡过天气欲作雨,便发齁喘,甚至坐卧不得……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传者……”清·叶天士称儿童哮喘为“幼稚天哮”,即指哮病乃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二)外邪侵袭,壅阻肺气
1.风邪外袭风邪侵袭,肺失宣发肃降,碍其通调水道之功,导致津液凝聚成痰。痰又可阻碍肺气,风痰相搏,阻滞于气道,使气道挛急引发哮喘。曾世荣《活幼口议·病证疑难·风痰隐久》云:“风者,肝主之,肝稍有不和,则风所由纵……痰之与风……流行于经络之由,传变他疾。所有风痰相袭,或作喘,或作喘息……临于肺则咳嗽。”清代蒋宝素在其所著的《问斋医案卷三·肺部中》及哮喘的发病机制时,亦十分重视风邪在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常从“风伏肺金”、“肺风深伏”立论,提出“哮病屡发,以治风为主”,十分切合临床治哮之旨。
2.火邪致病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喘,火气甚……热乎为阳,主乎急数”的记载。张景岳则提出“火盛伤金为喘”,《景岳全书》云:“实喘之证,以邪在肺也,非之实邪,非风寒之火邪耳……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治火热之实喘,治以寒凉。肺而为喘。”沈金鳌认为,肺气盛余,以火入肺,火灼真阴,而致喘,《杂病源流犀烛论》曰:“《内经》论喘之因甚多,独诸病喘满,皆属乎热一语,足为纲领。……气盛有余便是火……肺气果盛有余,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其火入肺,炎铄真阴,气衰不足故喘。”[2]
3.寒邪为患《素问·咳论篇》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清代叶天士曰:“宿哮,沉痼之疾……寒入背俞,内合肺系……宿邪阻肺阻痰,病发喘不得卧。”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则概括为“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发则肺俞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哮证之宿根为痰,就其性质而论,属于阴邪,更容易为同类之阴邪所引动触发,故风寒、寒湿、寒饮、寒浊等阴寒邪气最易引动“膈上宿痰”而发哮喘[3]。
(三)情志内伤,气机逆乱
《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有所惊恐,喘出于肺”,《内科摘要》曰:“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医贯》亦曰:“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现代医家也发现情志失调可产生风盛、气逆、痰阻、血瘀等变化,导致哮病的发作。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可使肝气不舒,肝失调达,导致气机不畅,肝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发哮病。“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久化火,木火刑金,肺失肃降,以致气逆而哮病阵作。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更致枢机不利,肺气出纳受阻,上逆亦发哮病[4]。
(四)饮食不节
有三方面联系:一饮食不节直接刺激可引起哮病。《赤水全珠全集·哮喘辩》记载“哮发之原有三……有食咸酸呛喉而得者。”《证治准绳·哮》亦有“若味不节,其胸中未尽之痰,复与新味相结,哮必更作……”二长期饮食不节可形成伏饮留于体内。《医宗必读·喘》曰:“别有哮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P打印机5100代码5200代码.doc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中心校(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 第2版 教案全套 葛芸萍 第1--7章 变压器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docx
- 汇川变频器MD320手册.pdf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 (2).doc VIP
- 吡啶喹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设计方案.pdf VIP
- 培训资料-子宫内膜增生.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