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西医探究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西医探究概况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西医探究概况  【摘要】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文献的回顾,总结中西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的归纳与研究,现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西医;综述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以在当代快节奏生活方式下机体出现的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以无力、疲劳、睡眠质量差、认知功能下降、一些躯体症状,如反复咽痒、肌肉痛、头痛、关节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属中医“虚劳”“郁证”“百合病”等范畴[2]。   1 临床表现   1.1 传统医学 CFS在中医文献中没有相应的记载,但疲劳作为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在中医古籍中常被描述为懈怠、懈惰、四肢劳倦、四肢不举及四肢不欲动等,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多用周身乏力、四肢倦怠、神疲乏力等描述。如《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论的百合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饮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闻食嗅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脏躁病:“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景岳全书》中所述的眩晕,以及历代医家有所发挥的郁证等,其症状与CFS有某些相似之处[3-4]。   1.2 现代医学 CFS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精神疲劳与肌肉疲劳,即脑力疲劳与体力疲劳两个方面[5],精神疲劳除显示出抑郁、自卑、紧张和不满等心理和社会特征外,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或缺陷,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并可能表现出自我评价过低、缺乏安全感及社会认同感、焦虑不安和易激惹、睡眠障碍等;肌肉疲劳常表现为体力活动后容易疲劳,或疲劳不易消失,有时表现为周身不适、疲乏无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发热发凉感等,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眩晕、过度换气、颈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休息后不能缓解。慢性疲劳可表现出形形色色的症状,一系列难以用某一种病种予以解释的症候群,而一般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无重大异常,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症状所包涵的内容复杂,表现程度不一,甚至同一患者在不同的时间里所表现出的症状、程度也不一样。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罹患慢性疲劳综合征,有人提出可以用以下列举的16种信号进行自我检查,了解自己的疲劳程度[6]。高血压,高血脂,性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厌食,失眠,头晕,头痛,对烟、酒、刺激性食品过度爱好,便秘,腹泻,面部出现色斑,腹胀,不易消除的疲惫,厌倦。以上信号越多,疲劳程度也就越重。   2 治疗   2.1 传统医学 从多数临床相关报道来看[7-10],对CFS的治疗多本着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因其证多为虚实夹杂,故采用调理脏腑功能和驱除邪气并用的方法。肾虚心怯型:治以温补肾气、养心安神,方取肾气丸合养心汤加减。偏阳虚者加益智仁、肉苁蓉等;阴虚阳亢型:治以育阴生津、平肝泻火,方取左归丸、天王补心丸和天麻钩藤饮加减。肝郁血虚型:治以疏肝理气、养血调荣,方取归脾汤、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加减。脾虚湿困型:治以益气健脾,理气化湿,方取香砂六君子丸合平胃散加减。脾胃蕴热型:治以健脾化痰,行气散结。药用半夏、竹茹、枳实、黄连、陈皮、郁金、丹参等。心脾两虚型:治宜益气健脾,养心安神。药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木香、远志、熟地、甘草等,同时调整饮食。    2.2 现代医学 心理治疗,缓解心理压力,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有助于促进病人的认知转变,尤其是帮助其调整对生活的期望,减轻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压力。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减轻症状,CFS病人通常对药物很敏感,尤其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故用药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慎用可引起疲劳等不良反应的药物[11]。免疫治疗,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方法尚存争议,须进一步观察其疗效。营养支持治疗,注意膳食营养,戒除烟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补充锌、叶酸、维生素A、C、E等,尤其是B族维生素,补充矿物质、必需脂肪酸等均有助于机体的康复,缓解疲劳症状。   3 小结   笔者认为,对CFS病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开展对CFS病的中医流行病学调查,制订统一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加强中医药对CFS的临床治疗研究,遵照循证医学的方法制订科学的研究方案并开展远期的疗效观察,客观评估中医药对CFS的疗效,使治疗效果具有可信性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Fukuda K,Straus SE,Hickie,etal.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