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体会
摘 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对其实施相应治疗措施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总有效率达91.67%且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得以较大改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毕业论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观察
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以反复咳嗽、咯痰和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1]。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呈现出一种逐年升高的趋势,例如我国每年由于COPD致残的患者约有500~1 100万、而死亡的患者已达100万,另外还有相关文献报道截至2020年COPD的死亡率将位居内科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2]。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深入研究,临床发现单一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鉴于此种情况,随机选择60例COPD患者,并对其进行了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所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60例,同时对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患者予以排除,另外对长期卧床和心肺功能存在严重衰竭者也相应给予排除[3]。同时查阅60例COPD患者病历资料显示:男54例,女6例,年龄65~85岁,平均(71.00±3.00)岁;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51例(85.00%),肺气肿21例(35.00%),糖尿病者19例(31.67%),血压过高者20例(33.33%);同时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痰多以及气道阻塞等,另外存在吸烟史者为47例(78.33%)。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观察与分析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历资料,并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以及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表》,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个人史、既往史、治疗措施及其治疗效果等,并由专人对表中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
1.3 治疗方法:本次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心理问题治疗、呼吸道管理(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合理给氧、改善呼吸功能、药物治疗(例如合理选择与应用敏感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慎用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等。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4]: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共分为四级,即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其治疗效果等级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5 统计学处理:本次观察所得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临床控制19例(31.67%),显效29例(48.33%),有效7例(11.67%),无效5例(8.33%),总有效55例(91.67%)。总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χ2=21.00、P=0.0099(双侧)<0.01,提示本次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效。
2.2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时间例数FEV1(%)FEV1/FVC(%)6min行走试验(m)治疗前6038.6±12.135.2±10.6385.2±17.2治疗后6046.3±13.2①41.0±12.0②433.5±16.0③注:与治疗前比较,①t=16.52、P=0.045<0.05;②t=15.34、P=0.048<0.05;③t=17.64、P=0.043<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支气管-肺组织存在显著病理改变以及肺功能出现严重下降的一种疾病,具有病情重、病情迁延难愈以及易反复等特点,所以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干扰,同时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极大负担,而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常常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但是效果欠佳,鉴于此种情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相关治疗措施,本次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1.67%且明显高于无效率(P<0.01),另外患者肺功能得以较大改善,因此也印证了本次治疗方法的有效性(P<0.05)。
鉴于此种情况,现将该治疗方法分析如下:①心理问题治疗: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热管式余热锅炉在电弧炉烟气余热回收中的应用.pdf
- 体例格式12:任务2教学单元1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之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小青蛙回家》幼儿园小班音乐PPT课件.pptx VIP
- LNG接收站(储备中心)项目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办公室人员考试习题及答案.doc
- 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10.doc
- 高考前家长会--5.20.ppt
-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大纲.doc
- 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业务培训PPT党课.ppt VIP
- 体例格式12:任务7教学单元6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之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