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rove山.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rove山

第 20 卷第 1期 极地研究 .20, .1 2008年 3 月 200 8 研究论文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山 地区冰裂隙探测 周春霞 鄂栋臣 王泽民 (武汉大学中国 极测绘研究中心, 武汉 430079;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提要 冰裂隙是内陆冰盖野外考察最危险因素之一。 冰裂隙的识别保证了野外科学考察安全 路线的选择, 同时为研究冰体的运动提供了参考信息。 本文基于5 光学影像, 利用灰度共 生矩阵对东 极 山地区冰裂隙进行初步识别, 并结合野外考察导航路线对结果进行分 析, 为野外考察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冰裂隙 纹理分析 灰度共生矩阵 光学影像 1 前言 极地冰原纵横密布的冰裂隙是野外考察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 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在赴东 极 和山考察时也曾多次遇到冰裂隙, 而且山地区冰裂隙分布非常密集。冰裂隙是张力的裂隙, 在 极, 冰裂隙主要是由 [ 1] 于冰盖自重及冰川的运动所产生的 。大大小小宽度不同的冰裂隙, 不但对考察队员, 而且对雪地摩托车和雪地车也构成威胁。最危险的是被一层雪桥覆盖, 人眼根本看不到 的冰裂隙。 雷达是探测冰裂隙的重要手段。 1975 年, 雷达探测就应用于 极。但在初期, 雷达 探测系统只能探测探测器或载体下面的范围, 且主要是以探地雷达 ()为主, 随后也 [2] 不断改进 。在 2005— 2006年, 挪威 极考察队利用探地雷达探测了 极毛德皇后地区 [3] 的冰裂隙情况 。 随着考察需要及雷达探测系统的发展, 航空雷达也随之应用于 极科 考中。 1994 年 1月, 美国 极考察计划急需实现从麦克默多站运输建筑原料至极点站, [4] 随后在麦克默多站附近开展机载雷达探测冰裂隙试验 。 2001年,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 [5] 球物理研究所()利用航空雷达探测了罗斯冰架上崩裂的15冰山上的冰裂隙 。 除了探地雷达和航空雷达, 卫星遥感数据也进一步应用于冰裂隙及极地科学研究中。 20 世纪 80 年代, 影像开始用于识别冰裂隙。 20 世纪 90 年代, 影像由于分辨率 [收稿日期]  2007年 11 月收到来稿, 2008 年 1 月收到修改稿。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极地战略基金 (2006 )、国家测绘局 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项 目 11109 -1)资助。 [作者简介]  周春霞, 女, 讲师。 主要从事雷达干涉测量及极地环境遥感等研究。 24 极地研究 第 20 卷 [6] 较高, 被用于分辨冰裂隙 。 1997 年的( 极测图计划 )数据为探测 [7] 极的冰裂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辐射器 )在探测冰裂隙中 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和利用 数据发现了 极冰 [8, 9] 流地区的冰裂隙 。 冰裂隙在卫星影像里, 体现为一种特殊的纹理特征。本文利用卫星影像, 对 山冰裂隙进行初步探测。 2 山概况 东 极山地区是位于东 极内陆冰盖区域中的一处裸露角峰群山区, 距离中 山站大约 400 。整个山区的地理范围约为 73 °50 —′75 °4 0 ′, 72 °20 ′—73°10 ′。 它是中山站— -断面上地质和地球物理考察的主要地区。刘小汉、琚宜太等将 山地形地貌与, 和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