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MMP-9影响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MMP-9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ACS 68例,随机分成氟伐他汀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氟伐他汀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两组间血脂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gt;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ACS 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质;氟伐他汀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ffection of fluvastatin on the serum level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of matrix metalloprotease-9 (MMP-9)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Methods 68 cases with AC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fluvastati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in each; the changes of hs-CRP and MMP-9 of the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 of hs-CRP and of MMP-9 of the patients in fluvastatin g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Plt;0.05)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the blood-lipid changes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of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lt;0.05).Conclusions Fluvastatin can decrease the serum level of hs-CRP and of MMP-9 in patients with ACS,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stabiliz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KEY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atrix metalloprotease-9 C-reactive protein fluvastatin
冠状动脉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可促进斑块破裂,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等急性冠脉事件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不稳定性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的发生密切,近年来研究认为,MMPs通过消化纤维帽成分从而破坏其结构,加速斑块破裂[2]。ACS 患者血清中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和MMP-9 水平的增高,提示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降低hs-CRP及MMP-9水平有助于改善ACS 患者的预后。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非调脂作用[3], 其抗炎特性可能抑制ACS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ACS患者血清hs-CRP及MMP-9水平,旨在探讨氟伐他汀干预前后血清hs- CRP及MMP-9的水平变化,探讨其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ACS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 68例,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除以下情况者:(1)急性感染、创伤或两周以内手术者;(2)合并脑血管意外或肝肾功能不全、外周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结缔组织疾病或免疫性疾病;(3)入院前1月内服用他汀类药物。
1.2 研究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处理,包括抗心肌缺血及抗血小板治疗, 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氟伐他汀治疗组在入院采血后即应用氟伐他汀40 mg/d,每晚顿服,连用4周。对照组不用氟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
1.3 观察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