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括苍山区杂交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因子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维普资讯
·16· 湖北植保 2001年第 3期
文章编号 :1005—6114 (2001)O3—0016—03
中圈分类号:$435.121.5 文越标识码:B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 处理,另 10块 田未经任何处理以作对照 ,谓查结果
细条病发生始见于 1987年,现已上升为杂交水稻的 显示前者比后者发病推迟 4~21d,平均 7.2d。病
主要病害 杂交中晚稻常年发生面积 占种植面积的 害稳定期考查,病指分别为 15.02和31.13(按白叶
70 以上 一般田块损失 5%~20 ,重病田块损失 枯病分数标准,下同)。因此有理 由认为用病草捆扎
30 ~40 ,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 为进 秧把可人为地把病菌传至稻秧,是导致重病区细条
一 步开发和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台治理工作,我们 病常年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 丁较系统的 (2)再次侵染源:田间调查表明,我县早稻细
谓查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条病仅个别田块零星发生,但单季稻发病 较重。90
年代中期以来,双季稻区单季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 流行因子分析
现已上升到约占晚稻总面积的30 ,单季稻发病田
1.1 痛源 可对连晚直接引起传染 ,因此双季稻 区单季稻面积
(1)初侵染来源:带病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 的扩大为连晚病害的发生提供 了大量的再趺侵染
主要韧侵染来源 其 中带病种子既是韧侵染源,又 源。
是该病远距离传播 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细条病始 1.2 品种抗病 性
见于 1987年,该年经植检普查全县5个乡镇9个村 我县种植的常规糯、粳稻品种一般都较抗病,而
98hm 连晚首次发现 了细条病 ,其中横溪镇溪头村 杂交稻抗耐病良种很少,但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上有
发病60hm ,早发田块品种均为汕优 10号,经跟踪 明显差异,一般叶片窄而直立、株型紧凑的品种较
调查 ,种子系从病区磐安诃人,据此认为该年病害 抗病,反之则感病 ,协优组台较抗病。我县大面积
是由从病区诲人的带菌种子所引发的。调查又发现, 种植的杂交组台均为感病品种,其中当家组合汕优
导致我县病区细条病常年重发的原因之一与农 民用 10号中感,汕优 518、汕优桂 33、 I优 92等高感
病草捆扎秧苗的习惯有关 。为证实这一 问题 ,1998 (见表 1)。经过连续 3年大田试验表明,坍优963对
年连晚期间我们安排了20块田进行观察,品种均为 细条病具有较强的抗耐性能,且丰产性好,是一个
汕优 10号 ,种子先经ST.消毒处理,捆扎秧把稻草 颇具潜力的新品种 。
均取 自上年重病 田,其中10块田经煮沸5rain消毒
日期 }20ol—o4-2l
维普资讯
湖北植保 2001年第 3期 ·17·
1.3 气候素件 因素之一。尤其是秧田期受淹常导致病害早发、重
(1)温度:据文献记载 ,细条病菌生长适温是 发而成为发病中心,这与白叶枯病一致。但调查表
25~30℃。我县历年 6月中旬至9月中旬 (连晚播 明.由于病菌侵入造径不 同,水流对水稻细条病的
种至齐穗期)平均气温为24.4428.9℃,达到或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