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第一讲西方列强的侵略.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第一讲西方列强的侵略

《辛丑条约》签定后,民族矛盾深化,阶级斗争中蕴涵了民族斗争。 两对矛盾的 一次鸦战后,民族矛盾产生了,阶级矛盾激化了;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帝国主义先后对中国实行蚕食、瓜分政策,使民族矛盾逐渐激化; 2.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相互间的关系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两大历史任务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经济方面: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但资本主义已经萌芽,非常缓慢的在发展。而世界发生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政治方面:仍然是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但这套制度到乾隆中期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官员不了解世界,不懂得御敌;同时吏治腐败。两个例子,乾隆时期的首席军机大臣和沈贪污、道光出年领班军机大臣曹振镛“多磕头,少说话”。 军事方面:清朝20万八旗兵(中央军),60万绿营兵(地方军),八旗兵长期驻扎在城里,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脱离了生产劳动也就丧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纪律非常的松弛,吸食鸦片、赌博普遍。绿营兵除少数驻扎在京城外,大多数驻扎在各省--------。武器装备差。军队素质差。 外交方面: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商来化,中国人出海进行限制。客观上,这样做是站在自卫的立场上,阻止外国的侵略阴谋;主观上是害怕人民与外国人接触,害怕外国人支持国内的反清势力。 这时世界资本主义处在自由竟争阶段,但出现了重大转折。经济上1825年开始出现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发展了;政治上19世纪30-40年代出现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政治、经济危机迫使资产阶级不断的寻找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到19世纪30-40年代,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区都成为了欧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这时开始出现经济和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英国对内加紧剥削,对外加紧扩张。到19世纪前期,应该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霸主。 法国: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新的市场,对外进行扩张。 美国:虽然落后于英、法,但其商业资本积极向海外扩张。 鸦战前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从东南沿海一带入侵中国的局面。 沙俄:沙俄在和中国划定了中段、东段的边界后,仍把侵略黑龙江作为远东政策的重心。1825年尼古拉一世上台后,侵略中国的速度加快。沙俄从北部入侵中国的局面形成。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时,清政府被迫和外国侵略者签定了一批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政治上:主权被侵犯,如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 经济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主要是在通商的五口地区,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其原因就是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但1846年后的十年外国商品销量下降,50年代末又开始稳步上升。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大量走私鸦片。这种情况说明,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着顽强的抵抗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解体。大量的鸦片输入,吸收了白银,影响了正常的贸易。 阶级关系:一个新的阶级是工人阶级。鸦片战争后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这是一个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级,到五四运动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一个是买办阶级,由鸦片战争前的买办发展而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阶级。 社会主要矛盾:原有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又新增加了民族矛盾。但由于战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还局限在东南沿海一带,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是通过清政府之手达到中国人民身上,加之战后封建剥削加重,所以阶级矛盾仍然占主导地位。 革命性质、任务:原来是单纯的反封建的任务,现在是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原来是单纯的反封建农民革命,现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而且主要是民族革命。 政治上:条约规定歌台湾、澎湖列岛,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由蚕食——瓜分,由边疆——内地,强租港湾,划分势力范围。 经济上:资本输出:一个是政治贷款,在战后清政府赔偿2亿3千万两银子,而年财政收入8千万,只好借外债,帝乘机政治贷款、争取铁路投资权、设厂权等。一个市商品输出: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原料商品出口迅速增加,进口商品中,工业用品居多机械设备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被破坏,并由无口往内地发展。 政策上:由瓜分——保全,既“以华治华”。其原因,一是帝国主义间矛盾;一是中国人民反抗。 政治上:条约规定,清政府对帝国主义负有正呀人民反帝斗争义务,办理外交是头等大事,这样帝国主义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成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的奴仆.二者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 军事上:条约规定,拆除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天津周围30里不准驻扎中国军队;北京至山海关沿线12个战略要地允许外国驻军;外国军队可以驻驻扎使馆区。这样北京的门户打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