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等 工作通讯等.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等 工作通讯等

3.做好提问设计。 有备而来,提出尖锐问题,抓住要害反映。 三种提问类型: 漫谈式(开放式):气氛松弛,范围不限,容易谈起来,但问得笼统答得也一般化。 直指式的(闭合式): 目标明确,问题具体尖锐,不容回避搪塞,易于突破,但问得不得当也容易使对方“闷掉”,出现冷场和僵局。 商量式:问题具体明确,问在要害之处,但口气比较缓和,有点请教或恳求的口气。 这三种方式应以直指式为主,其他结合使用,这样才能提高访问的效率和质量,不至于隔靴搔痒或不得要领。 杨澜对周立波的专访《是是非非这一年》,三种提问俱全且很得当。 4. 写好现场和人物(散文式) ①渲染现场气氛。 谈话要有好的气氛。斯诺的前夫人海伦曾介绍过“斯诺法”:“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地谈起来,无拘无束……” 这种气氛也应该反映到作品中,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例:叶永烈写的关于数学家苏步青的专访《数学诗人》一开始写道: ……很有意思,我们竟从他的名字开始谈起。在过去,我曾听到过这么一种传说:苏步青的谐音是“数不清”,这是他立志要攻克数学堡垒而取的名字,但又自谦“数不清”。 谁知苏老一听,爽朗地大笑起来,说道:“根本没有那回事情。我一生下来,父亲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那时候,怎么会知道我长大后研究数学呢?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含义是很清楚的,‘平步青云’嘛!那是一种旧意识,我哥哥叫苏步皋,‘步步高升’的意思。” ② 实物的引发。 一件实物往往可以引出一段故事。采访对象睹物思人,见物忆事,由此及彼,思丝不断。 有一些生动的故事,前前后后可以用一件实物串连起来。实物凸现在读者面前就会“说话”,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③ 环境的烘托。 记者要善于带领读者进入现场,要把访问的环境烘托出来,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活动。 在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中,读者便于把谈话和环境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和可读性。 5. 写好专访中人物的外貌。 人物专访中经常要有人物外貌的描写,体现人物的风貌、性格特征,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写好人物的外貌有四个“要”: ①要有特色,符合人物的身份。 ②要简要有力。 ③要有助于表现主题。 ④要有深度,有情感。 ①要有特色。请看《人民日报》记者白夜笔下的两个人物: 《同路易·艾黎对话》中的艾黎: 我见到了路易·艾黎。一个84岁的老人,仿佛一座小山似地移了过来,他五短四粗,鼻高耳大,双颊绯红,白发如雪。在金色的眉毛下,闪烁着浅蓝色的温存的眼光。笑容爽朗而亲切,给人以一种精力弥满的感觉,真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他那双大手,仿佛钳子一般,把我的手紧紧地钳住。 《韩素音的二十一次访问》中的韩素音则是另一番风貌: 时间是非常准确的,小轿车驰过来了。从车上下来一位女士,身材细挑,举止轻捷,面容清秀,仿佛汉族妇女,不过鼻梁略高一些。眼光敏锐,把一切都统摄到心灵中去了。她梳着中国流行的运动型的棕发,略长一些,披到肩上。装束淡雅的她穿一件紧身浅色毛衫,系一条黄地蓝条的素裙,曳过地面飘飘而来。 ②要简要有力。 人物专访和人物通讯毕竟不同于小说,它篇幅有限,一般不宜于工笔细描,而适合于粗笔勾勒。请看《数学诗人》中的苏步青: 苏老中等身材,穿着一身深灰色中山装,头发稀疏,面目清瘦而精神矍铄,宽广的前额有很深的‘三’字纹,眼角有明显的鱼尾纹。他用浓重的浙南口音跟我谈话。 (叶永烈:《当代科学明星》) ③要有助于表现主题。 如《上海科技报》记者采写的《赴美归来话“超导”——访固体物理专家、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一开头就说: 4月4日晚上,市科协主席、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教授从美国归来。第二天,记者即到她的寓所拜访。这位满头银丝的固体物理专家,穿一件淡灰色毛衣,慈蔼的笑脸上,有几分长途飞行留下的倦容。当问起她的美国之行和有关超导见闻时,顿显得精神矍铄:“超导这个问题太重要了,科技报和其他新闻单位应好好地宣传……” ④要有深度,有感情。 人物的外貌描写不能停留在机械的描摹外形上,要力求把人物外形与内在性格、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写得有深度,有感情,这样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使人物描写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斯诺以一个外国记者的特有的敏感性,观察和解剖共产党领袖人物的外部状貌和内在性格,渗入记者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