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诊断及分析.docVIP

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诊断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诊断及分析

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诊断及分析  摘 要:探讨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对盆腔肿块的诊断价值,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 MHz,阴道探头频率5~9 MHz,观察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进行总结及比较分析。结果: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188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70例,检查出各类肿块202个;经阴道超声检查171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68例,检查出各类肿块199个。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盆腔包块的诊断准确性及定性、定位方面均有经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盆腔肿块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经阴道超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的一种腔内超声检查方法,因探头频率高,图像分辨力高,且接近子宫、卵巢等盆腔内结构,可获得比经腹部超声更多的对诊断有用的信息,成为显示妇女内生殖器的最佳方法之一[1]。分析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的声像图特点,以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88例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确诊住院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5岁。其中子宫肌瘤35例、子宫内膜癌4例、内膜息肉4例、异位妊娠45例、畸胎瘤28例、囊腺瘤14例、巧克力囊肿29例、卵巢癌4例、炎性肿块25例。  1.2 仪器条件:采用美国飞利浦HDI 5 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 MHz,阴道探头频率5~9 MHz;日立EUB-515型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 MHz,阴道探头频率6.5 MHz。  1.3 检查方法:经腹部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在膀胱适度充盈后,探头置于下腹部作纵、横、斜多切面扫查;经阴道超声检查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将探头顶端涂以耦合剂,套上消毒的一次性避孕套,然后涂上适量耦合剂缓慢送入阴道,紧贴宫颈及两侧穹隆部对子宫、卵巢及周围盆腔组织利用旋转等方法作各方位多切面检查。  2 结果  188例盆腔肿块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188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70例,检查出各类肿块202个;经阴道超声检查171例,与临床病理相符168例,检查出各类肿块199个,两种方法比较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  表1 两种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 [例(%)] 疾病种类 论文代写 经阴道超声检查 经腹部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 内膜息肉 异位妊娠 畸胎瘤 毕业论文 囊腺瘤 卵巢癌 巧克力囊肿 炎性肿块 100(30/30) 毕业论文 100(4/4) 100(4/4) 100(40/40) 96(24/25) 92.8(13/14) 100(4/4) 100(27/27) 100(25/25) 98(34/35) 75(3/4) 75(3/4) 91.1(41/45) 82.1(23/28) 64.2(9/14) 75(3/4) 60(15/25) 56(14/25)  3 讨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优点:①探头直接接触扫查器官,缩短了探头与被检器官的距离,能发现小的病灶;②阴道组织结构疏松,操作者可随意将探头放置在最佳聚焦范围内,以提高横向分辨力;③避开肠腔气体的干扰和腹壁脂肪层的衰减;④不需充盈膀胱,便于急诊及免受憋尿的痛苦;⑤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腔内膜病变的发现尤为早、准。  子宫占位性病变。明确显示子宫肌瘤的部位、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有无变性等(如图1)。尤其对于小肌瘤的识别敏感性较高。常见内膜占位性病变有:①子宫内膜息肉;②子宫内膜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极为丰富,血管扩张走行紊乱,阻力指数<0.4。病变基底部有不规则浸润带伸入肌层,变形的血管横跨于肌层和内膜之间,这是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在超声诊断上的主要鉴别点[2]。一般文献报道,对绝经后妇女,一旦其子宫内膜厚度>5~6 mm,伴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者,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3]。卵巢占位性病变。畸胎瘤的超声典型图像为:①囊壁光滑的无回声区内,有一个或多个强光团,大小不一,有时后方伴声影(强光团为油脂结构);②脂液分层型:囊内可见一水平强亮线,其上方为均匀增强的点状或片状回声(油脂部分),下方为液性暗区,体位改变时上述关系不变。③类囊肿型:囊肿壁光滑,为单房或多房;④类实性肿物型:囊肿内充满增强闪亮的光点(油脂),后壁回声增强;⑤囊肿内回声杂乱,有回声增强的光团或光斑,此类患者要警惕癌变。当畸胎瘤较小且含液体成分少时,需经阴道超声检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