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脾不及泄泻文献探究
肝脾不及泄泻文献探究
【摘要】 1、肝与脾克而互用的正常关系。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肝需脾土提供的水谷精微之气的供养,才能保持升发条达之性。脾土健旺,气血有源,肝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性柔和条达,方能助脾运化。如果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可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2、肝脾不和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病因病机:一是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二是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致泄泻。而痛泻是本证最重要的特征。3、肝脾不和泄泻的治则及方药。治疗原则是抑肝扶脾。代表方剂为痛泻要方。后世医家根据痛泻要方的组方原则,在临证中又衍生出多种治法及方剂。
【关键词】 肝脾不和 泄泻 辨证 治疗 文献研究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一般以大便稀薄,时作时止,叫“泄”,大便直下,如水倾注,叫“泻”,但临床上多合称为“泄泻”。导致泄泻的原因很多,简而言之,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以风寒湿热内犯肠胃较为多见,内伤则有饮食所伤、肝脾不和、脾胃虚弱以及肾阳虚衰等多种因素。中医对泄泻的辨证分型细致入微,治法因证而异。《医学心悟·泄泻》云:“湿多成五泻,泻之属湿也,明矣。然有湿热,有寒湿,有食积,有脾虚,有肾虚,皆能致泻,宜分而治之。”而治疗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辨证的正确与否。为此,笔者参阅历代中医文献,对肝脾不和泄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肝与脾克而互用的正常关系
从五行生克关系而言,肝属木,脾属土,肝与脾之间存在着相克关系。在木克土的生理状态下,肝与脾维持着一种克而互用、相辅相成的协调平衡关系。
首先,反映在饮食消化、吸收、输布过程中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医经精义·上卷》云:“肝属木,能疏泄水谷,脾土得肝木之疏泄则饮食化。”这种“土得木而达之”的关系是与脾的生理特性分不开的,《读医随笔·卷一》提到:因为“脾主中央湿土,其体淖泽,……其性镇静,……静则易郁,必借木气以疏之,土为万物所归,四气俱备,而求助于水与木尤亟 ,……故脾之用主于动,是木气也。”即脾为阴土,其性壅滞,滞则易郁,必须借助肝木的疏泄条达之性才不致阴凝壅滞,才能维持纳运升降、化气生血的功能。在脾土得助于肝气疏泄的同时,肝也需脾土提供的水谷精微之气的供养,才能保持升发条达之性。《名医方论·卷一》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若中气虚,则九地不升,而木因之郁;阴血少,则木无水润,而肝遂以枯。养葵曰:人知木克土,不知土升木,知言哉!”
其次,肝与脾克而互用的关系,还见于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的协同作用。脾土健旺,生血有源,肝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性柔和条达,方能助脾运化。如果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血溢脉外,都可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程杏轩医案》强调:“木虽生于水,……无土之处,则无木生,……培其土,则根本坚固,津液上升,布达周流,木欣欣向荣矣。”
综上所述,肝脾两脏既相克又相互为用。在生理状态下,两者以《四圣心源·卷二》所谓的“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的相互依存的方式,参与人体的生命活动,缺一不可。 假如肝脾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本草述钩元·卷二十二》中描述的病理变化:“脾以风木为用,肝又以湿土为化源,脾气虚则肝之化源病,而风气不达,木还乘土而郁于地藏矣。”中医称为“肝脾不和”,而泄泻是肝脾不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肝脾不和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
肝脾不和泄泻是指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之证。引发此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如《类经·卷十三》所云:“木强则侮土,故善泄也。”二是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致泄泻。如《王旭高医案·卷之三》所述:“夫肝胆属木而喜升达,寄根于土。今脾胃为生冷忧思伤其阳和之气,布化运转失职,肝胆无湿润升达之机,郁久而肆其横逆,侮其所胜,脾胃受克。”此外也有医家提出,过酸伤肝,木郁克土或春伤于风,伏邪在内,到夏天脾土当令之时,木土相克的发病机理。如《类经》云:“酸入肝,过于酸则肝气溢。酸从木化,木实则克土,故脾气乃绝。”“春伤于风,木气通于肝胆,即病者乃为外感,若不即病而留连于夏,脾土当令,木邪相侮,变为飧泄也。”
肝脾不和泄泻的辨证要点是:胸胁胀闷,郁怒或情绪紧张时易发作,泻必腹痛,泻后痛减,肠鸣,苔白,脉弦或缓。其中痛泻是本证最重要的特征,《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关于它的具体表现,《谦斋医学讲稿》是这样描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高血压病治疗状况调查探究.doc
- 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分析.doc
- 老年黄斑变性流行病学及检查方法探究进展.doc
- 老庄哲学及心理健康维护.doc
- 老视机制及治疗探究进展.doc
- 老视调节机制及其矫正原理.doc
-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没食子酸含量比较探究.doc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63例临床分析.doc
- 老鹳草提取物对消炎痛型及利血平型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影响.doc
- 老鹳草提取物对消炎痛型及利血平型胃溃疡小鼠溃疡指数影响草.doc
- 师缘主题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偏好MOEA_D算法的气发动机多目标优化标定研究.pdf
- 师范技能课件比赛一等奖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生初中美术说课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师范技能课件图片素材库最新完整版本.pptx
- 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Well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教学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 师范生技能大赛PPT课件语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基于扭矩的双燃料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pdf
- 1.2.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教学设计)高二数学(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 师范文化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