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句 三步导学
杜甫古诗吟诵 阅读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教学过程 三、检测导结,升华主题 根据教学目标,田老师的检测导结共设计了四个小题,(三个根据古诗内容填空和四个解释字义),通过这样的检测,再次引领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古诗的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 考考你 1《绝句》从__ 、 __ 、 __ 、 __四个字 写 出了春天的色彩 2《绝句》画面中的情景有动也有静,动景有 __ 、 __ ,静景有__ 、 __ 、 __ 、 __ 。 3《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他写这首诗 歌的心情是怎样的? 4、你能说出这几个字在诗中的意思吗? 鸣、上、含、泊 板书设计 绝 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 雪, 门泊\东吴\万里 船。 色彩美 对仗美 意境美 田老师的板书既是原诗又高于原诗,既让学生掌握了诗句中的字词,又使学生对本诗的节奏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更利于学生诵读、记忆,体会古诗的韵律美、色彩美、对仗美、意境美。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 五处小学 吕伟红 理论依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说: “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能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教材分析 单元地位: 《绝句》这首古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中的一首古诗。它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 《绝句》这首七言绝句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鸣叫的黄鹂、高山上的积雪、飞翔的白鹭、待发的船只构造出了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白、青”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杜甫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便自由的流露了出来。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增加文化的积累,同时启发学生喜爱古诗,在诵读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教材分析 文本结构: 这首诗先写近景,后写远景,一、二句由低到高,由近到远,三、四句由远到近,由高到低,全诗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的心情。 教材分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他居住的成都草堂时所作,那时震撼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当他重返成都草堂,看到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附近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快炙人口的诗。因事先没有拟好题目,所以就用绝句这种诗歌的体裁名称作了题目。 学情分析 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可能三年级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于是我们在教学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从而能更好地理解诗句含义。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认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能质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册“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和本课第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已有的学习基础,拟定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色彩美,对仗美,意境美,从而体会诗人作诗时的欢快心情。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文的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从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诵全诗,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领悟诗的色彩美、意境美,对仗美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策略 教法、学法: 叶老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古诗的学习方法很多,本节课我们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