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园林-精品课件
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 可见,苏州园林无论是整体,还是它的每一个局部,甚至每一个细处都注意到了图画美,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在于始终强调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说明文始终要注意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练习写作说明文: 2我们熟悉的校园 提示:先抓住我们学校的教学楼、操场、餐厅的共同点,先概述,后分说。注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1我们曾经游玩过的园林 每个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 园内建筑—色彩美 (1)为什么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之后,又写了7.8.9自然段? (2)7.8.9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留有余地,给人遐想的空间。 语言特点: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 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水面假如 成河道模样,通常是安排桥梁,但不排除不安排桥梁 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起强调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 是很少很少使用彩绘的,但不排除用彩绘的特殊情况,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栽”“蔓延”“补”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 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语言特点: 准确. 生动. 周密. 精炼. 本篇课文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 近景远景的层次。 分类别 通过分类别这一说明方法,简单明了的介绍了 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 以“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与“苏州园林绝 不讲究对称”相比较。 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的 特点。 做比较 以“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与苏州园林花树作比较。 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 于画意”的特点。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打比方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布局上不讲究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引用古诗句,既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又有力的说明了苏州园林“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作引用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通过描摹,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的特点。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上装上一面大镜子,层 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近景与远 景的层次”的特点。 举例子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通过举例,具体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的特点。 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更加具体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图案美。 谢谢大家 0 1 2 3 4 授课者;潘昱文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思路,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把握文章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写作说明文。 ●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艺术成就,从而陶冶审美情趣。 叶圣陶: (1894~1988),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