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09山东).ppt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09山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09山东)

苏教版高中语文 选修教科书 写作(选修) 教学建议 一、写作(选修)模块 课程与教科书的性质 一、必修阶段与选修阶段在“写作”有什么不同? 与必修教科书的“写作”是什么关系? 我们认为,“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必要的训练中)不宜划分得过于清楚。 要重视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走读写结合的路子。重视实践,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二、写作选修课程的意义 传统的单编写作教材的路子其实是失败的。原因除了忽略学生写作的心理和写作状态,把写作当作技巧去传授,还在于无法体现写作灵感,不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不否认写作教材有作用。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效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很难把必须的写作能力通过教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它什么都想说清是不可能的,而最有效的写作教学就是实践。 熟悉教学对象,理清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学生在写作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 首先是基本功差,由于写作实践少,作文效率低下。不会论证,不会抒情,甚至不会叙述,在高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在高考阅卷中可以看出来)。 其次是笔下无内容,不少学生对写700字的短文都感到困难。发表见解时,往往把论证过程简化为政治表态,等等。一些学生缺乏精神追求,文章立意没有高度。 从技能方面看,相当多的学生还不懂得搜集、占有真实而丰富的写作材料,有创意地去表达。 学校教育及学生自身的因素  1、语文教育轻视表达交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缺少对美的追求,缺少对生活的发现。  3、大部分教师缺乏写作意识和指导的智慧。  4、学生缺少自由表达思想的环境。  5、过早的应试作文教学贻害无穷。 二、写作(选修)模块 教科书的体例 教材呈现形式 读读——想想——练练——小结 文选与讲解相结合, 问题与思考的结合。 一、走进现场 “走进现场” 以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学习,提供材料,展现学习目标,用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自读为主) “活动体验” 围绕专题教学重点及基本要领,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在具体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掌握写作基本要领。(让学生动脑筋,启动思维,“头脑风暴”) “写作实践”尽可能地拓宽自由写作的空间,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不要求必写,可以作为平时作文或写随笔的参考题。) “走进现场” 以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学习,提供材料,展现学习目标,用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自读为主) 走进现场 当我幼年的时候, 母亲教我歌唱。 在她慈爱的眼里, 隐约闪着泪光。 如今我教我的孩子, 唱这首难忘的歌曲。 我的辛酸的眼泪, 滴滴留在我这憔悴的脸上……    这是波希米亚诗人海杜克的诗,音乐家德沃夏克据此谱写为《母亲教我的歌》,这首歌传遍了世界。人在婴儿时能发出最早的声音是“妈妈”,母爱成为永恒的伟大主题,值得一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抒发真挚情感的文章,总是能久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你写过类似的题材吗?你是否做到了写真事、抒真情?下面来看一位儿子在母亲的病榻前的回忆。 二、活动体验 1.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积极地思考,冷静地分析,善于质疑,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是审题的要素之一。下面这则作文题材料引用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两则新闻报道,读后回答问题。    XX市消防支队全体官兵学英雄,见行动。他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利益出生入死,在所不辞。一年来,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他们紧急出动800多次……受到群众的好评。    XX市公安局民警XXX在多年的反扒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仅仅去年一年时间,他就在公共汽车上抓到4400名小偷。 请就这两则新闻写一篇短评。 对此你有什么见解?你将发表什么样的观点? 三、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尽可能地拓宽自由写作的空间,以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虽然不要求必写,作为平时作文或写随笔的参考题,)  例:   《于细微处见精神》“写作实践”    祥林嫂在贺老六死了后,第二次来到了鲁镇,“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这个细节中包含着怎样的内容?想一想,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精彩的细节?学了关于细节的知识以后,你对这些细节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说明: 三个部分提出的探讨题或是活动题,本不需要所谓的“参考答案”,但是在课改初始阶段,考虑教学的具体困难和广大一线教师的要求,编者在《教学参考书》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指导意见,供使用者参考。不一定要求学生答出来。 课堂生成的问题可能更有价值。 二、写作(选修)模块 《教学参考书》的 体例及使用建议 “教学目标”提要式地列出专题教学目标。    读读“导语”,让学生对照。写了10年,总不能一点“门道”“路数”也没有。    有写作素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