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氏族谱总汇编
唐氏族谱开场篇
巍巍华夏神州,煌煌唐氏宗亲;日月光华,环宇洁明。为谱者,诣爱子孙,规范后裔,善者为甚;作序者,聆诲贤长,求教方家,益莫大焉!今我唐氏族人,行善举,喻后人,修荣谱,难能可贵!依根寻源,赞颂始祖,造福子孙,谁不敬焉?
吾唐氏始祖,为皇为帝,名垂青史,光照日月,举世敬仰,史诗传颂。三皇伏羲、神农、黄帝,著书《三玟》,赐福后人;五帝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示范《五典》,教喻世人。黄帝乃唐姓始祖,史书证之:昔日黄帝娶正妃嫘祖,生有二子。一名玄嚣,即青阳,封侯在长江;一名昌意,封若水,生子高阳,即颛顼帝。然世事沧桑,高阳子穷蝉未帝,众人敬玄嚣之孙、蟜极之子高辛为帝,是为帝喾。后,帝喾生子挚,由挚继位于帝喾。挚率众造唐而致禅,其弟放勋受禅而代之,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唐尧。舜帝名重华,为黄帝的八世孙、唐尧之曾孙。舜帝为感尧帝之恩,封其子丹朱于曲逆城,为唐侯。夏商周时,周武王、周成王亦是黄帝、尧帝之后。周成王遵父武王之命,封弟叔虞于唐为侯,史称其为唐叔虞。公元前1108年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承了唐地诸侯位,他特别热爱唐地的晋水,遂改唐称晋,成为晋国的第一任晋侯。后人为了纪念祖先的恩德,建晋阳堂祭祀他,并约定俗成,把晋阳堂作为唐姓一支的族号。自此,唐姓族人奋发图强,世代繁衍,为商为宦,建家立业,名传青史,令后人自豪和骄傲!先祖为帝为侯,建伟业于华夏,实为吾辈之楷模。先帝文武功德,实为吾族谱之光辉章节。发扬先祖之志,为国为民,造福子孙,立丰碑于世,乃吾辈之心;传承先帝之德,高洁品行,著书立说,行善施恩,精诚团结,天下一家,尊老爱幼,福祉绵长。德者使天下皆乐,能者使万民皆福,善者使遇者皆康乐!吾唐姓族人,居福山福水,住福村福寨,为福男福女,子孙兴旺,过幸福生活,乃享祖荫,行善举,做好人所结的善果善缘之故也!
吾好诗文,为亭序碑序,呈美文佳句,著文多矣,然首肯者亦众。幸尊者不弃,值此编撰族谱之际,嘱予为序。吾查古书,阅典籍,求教于行家,夜构思,日撰文,数易其稿,方成此文。然予才疏学浅,所识有限,今将此稿呈于行家长者,求教于方家,请不吝赐教为盼,深表谢忱。有诗为证:
为帝为侯贵为唐,子孙昌盛福满堂;
谱书一页青史在,伟业千秋功德长!
官宦商贾程悠远,富贵寿禄乐安康;
源自晋阳出俊彦,龙凤呈祥创辉煌!
——唐博录
修谱序言
自古以来,国有史,家有谱,国史记载天下之公记,如上古至今,历经何朝何代,所历时长短,施政得失,创业兴衰。而族谱是记一族之私史,自始祖以来,其起源发展,繁衍生息、迁徙演变、人丁、事业等。木有本则根深叶茂,水有源而源远流长,人有祖必人兴财旺。一姓氏之后裔无论出自富贵、出自贫贱、出自工农、出自商贸,才智之优劣,皆为本源之所在。人生在世,不能忘祖、族史不可失,族谊不可丢。有了族谱家史,本族后世才寻根有脉、循而有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我唐氏家族,特别是随南三里岗支系,源于何处,创业始祖是谁,何时迁入此地,知人甚少,我族原本有宗祖祠堂,家谱和先祖灵牌位列,均在“文革”期间除旧扫尽。近百年来,祠堂老屋周围的宗亲们,由于发展的需要,先后由唐家冲老家迁居长岗、古庙、柳林、钟祥、京山、淅河等地,还有的分住在武汉、上海、天津。每年清明节日,纷纷回来寻根祭祖。但由于居住分散,时间或经济的原因,相聚甚少,加之世系的发展和延伸,所以本族亲相逢时,互不相认,正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因此,目前清谱修谱已成我全体族众的共同心愿。
时逢当今盛世,国家各级领导机关,都分别下发了《关于修编家谱》指示文件,如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下发的[国档会字(1984)7号]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并强调指出:“宗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亟待发掘的一部分。”195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又刊载了《家谱学亟待光大》一文。2001年中央文化部办公厅,又发出办社图函:(2011)29号《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随州市档案局也发出了征集家谱的函件。在以上系列文件精神的鼓励下,全国各地各姓氏家族都掀起了清谱、修谱的新热潮,也兴起了一派忆祖、敬祖、祭祖的好风气。我唐氏族众也不例外,如第十四世孙锡刚近三年来曾多次提出清理族谱的主张,并再三要求其叔父永湘出面主持,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今年清明节祭祖时,他又提及此事。2012年4月8日另有住在柳林十九山下的锡江、锡山兄弟二人,不辞山高路远,专程来唐家冲老屋提出清族谱的倡议,当时有原任村党支书的锡贵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到场的九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拥护,并推荐族长永湘牵头组织,当时会上研究了行动计划,确定了走访调查人员,并作了分工。然后由永湘拟定了一个调查提纲和谱例图样。要求在走访的同时收取一笔捐赠款,作为清谱开支费用,每户收一百元,愿多捐者数量不限。走访开始后,由锡宝首先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