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济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伦理学的进路讨论济问题

從倫理學的進路討論 經濟問題 陳慎慶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 一、引言 這個講座主要探討經濟倫理中的貧富懸殊問題,以及倫理學家如何從分配公義的觀念討論有關課題。 本課共有三個部份: 闡釋香港貧富懸殊的狀況; 從分配公義探討貧富懸殊問題; 討論政治經濟理論與分配公義的關係。 李嘉誠晉升世界十大富豪 財經雜誌《福布斯》在2006年3月公布全球億萬富豪排名榜。李嘉誠以188億美元(1,300億港元),由去年的第22位躍升至第10位。 香港共有14人上榜,其中身家過百億美元的有 5人 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 我們可用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瞭解一個社會的貧富懸殊問題。堅尼系數的數值介乎 0 與 1 之間。系數的數值愈高,表示社會上收入不平均的程度愈大。 從1971年至2001年間,香港的堅尼系數不斷上升,顯示貧富懸殊問題愈趨嚴重(見以下圖表)。在2001年,堅尼系數上升至0.525的歷史性高度。 香港近三十年的堅尼系數 香港立法會辯論貧富懸殊問題 2003年,世界銀行公布各國的堅尼系數(見以下圖表) 。香港的貧富懸殊狀況較埃塞俄比亞、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還要差。 3月1日,立法會議員陳榮燦動議要求政府盡快制訂優先就業政策及再就業支援計劃。羅致光議員動議修正議案,要求當局提供更多措施解決上述問題。最後,兩位議員的議案皆被否決。 世界銀行提供的各國堅尼系數 香港特區政府的答辯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所述,堅尼系數並沒有考慮稅收和社會福利可減少住戶收入分布不平均的效應。」 「此外,政府統計處闡述,堅尼系數與貧窮程度並沒有直接關係。堅尼系數的上升,表示收入不平均的情況加劇,但未必反映貧窮情況有惡化跡象,因為當富者變得更富有時,貧者亦可能同時變得較前富裕。」 樂施會對香港貧富懸殊的分析 方法:將住戶分成「十等分組別」(decile group),比較1991年至2001年期間不同的家庭收入(見以下圖表) 。 研究發現:(1)全港九成家庭的收入上升,唯獨最貧窮的一成住戶的收入下跌。 (2)最貧窮家庭與最富裕家庭收入的差距擴大。在1991年的收入差距是19倍,在2001年是25.9倍。 香港家庭十等分組的收入比例 二、經濟倫理:分配公義 倫理學家討論貧富懸殊問題,一般是從「分配公義」(distributive justice)的觀念入手。分配公義的關注點是資源或財富如何公平地分配給社會上的人。 假設,社會上 5% 的人擁有整體社會 90% 的財富,而其他 95% 的人只擁有餘下 10% 的財富。我們會問:這樣的財富分配安排是否合乎公義?這樣,我們便進入「分配公義」的討論。 分配公義兩種進路 從過程看公義(process view) 從結果狀況看公義(end state view) (一)從過程看公義 一些倫理學家認為,假如分配的過程本身是公正的,則任何經濟分配(或任何經濟制度允許的某種經濟分配方式)都是公義的。 評論 批評者提出,一般情況顯示,大部份人的才智相差不遠,但現實上他們的財富分配並不平均。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社會上有強迫性分配、不公平的競爭或不誠實的情況出現。 (二)從結果狀況看公義 另一些倫理學家認為,我們應該注目於結果狀況,或社會上財富分配的比例,並質疑其公平性。相關的問題如: 相對於社會上的赤貧者,富有者擁有巨額財富是否公平? 我們應如何判斷某種財富分配安排的公平性? 富有者是否曾對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支持財富分配差異的理據 對於激進的平等主義者(radical egalitarians)而言,富有者不應該比其他人擁有較多的財富。他們提出的理據是:人類本質上是相近的。造成人與人的差異是其他次要的因素,包括才智或人們如何運用才智。 另一些倫理學家提出,人與人之間存在基本的差異,所以資源分配有差異是合理的。上述差異包括:功蹟、成就、努力或貢獻。 平等機會 另一些倫理學家則提出,假如社會上人人皆有公平的機會去獲取某些高薪的職位,財富分配不平均可以是合理的。換言之,財富的平等分配是不須要的,重要的是人人有平等機會(equal opportunity)去獲取財富。 人人有平等機會的首要條件是,社會上不存在障礙(barriers)阻止他們獲取資源。 即使社會上存在障礙,但這些障礙影響著所有的人,我們仍可說平等機會是存在的。 評論 批評者指出,在現實社會中兒童的發展便不存在平等機會。富裕家庭的兒童比貧窮家庭的兒童有更多的教育、動機和經驗的優勢。這些優勢使他們享有更多的機會,而對貧窮家庭的兒童來說便是不平等。 學校教育也會造成機會的不平等。假如學校擁有大量資源投放於教學,教育的質素和成效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起跑門理論 基於上述批評,支持平等機會的倫理學家進一步提出「起跑門理論」(starting-gate 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