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法的审美标准欣赏(下).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法的审美标准欣赏(下)

书法的审美标准和欣赏(下) 主讲人:张旭光 著名书法家、中国美协副秘书长 1.味道的特点 书法难在哪儿呢?难点就是通过自己的一种审美的体验,然后又经过很长时间技术的工夫的训练,把个人的这种感情通过一种载体,这种载体就是书法的这种符号,把它表现出来,这个符号跟别人不一样,是自己唯一的这种东西,这就是个性的一种味道。 那么味道必须建立在到位的基础上。这个到位的程度越高,将来你出现的这个味道或者是这种个性特点越有艺术性,越有艺术性,越有这种更高的这种艺术素质在里面。现在我们很多的书法家,很多的书法作品无论从味道上还是从个性上,还是从精彩不精彩上去找原因的话,基本上同一个原因就是对传统理解的不够,对经典深入的不够。也有人说我这个不到位,我也很有味道。其实那是什么味道,肯定不好的味道,不臭也不怎么样,肯定是这样。 明代有一个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叫丰坊,那个时候就提出一个问题,就跟现在书坛是一样的。他说有些人这是不深入古法,也就是说你没有到位,“妄以小慧,杜撰为书”。靠自己这个小聪明,自己还要出个造一个新的东西。说其结果作为书法必然是点画猛力,邪气洋溢。所以一定是在到位的前提下再出味道。 那么这味道它是时代性的,又是多样性的。就是刚才我们讲到的,人这么多,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跟吃东西似的,所以表现出来的味道,也是每个人都一样,而观赏的这些人也是需要多样化的味道。关键就是说现在这个非常难,我要表现一下独特的个性跟谁都不一样,咋弄啊这个?非常难。如果要是说出味道,怎么出?比如你的性情适合从哪一方面出,说气势的,我就是写气势的,写一种宏大的气势。我就喜欢这种这个振奋,非常振奋的,高歌猛进的,这种与这个时代大潮接近的。你要是这种性情的话,你肯定就是写气势。写气势的话你可能就像,你比方说汉碑的气势,大唐的气势,颜真卿的东西你肯定要研究它要提炼它。那么还有一种状态,我们这个时代其实很需要一种很闲适的状态,人们很需要休闲,很需要休息。因为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人们太辛苦,太紧张,工作压力又很大。你说我有车的,好不容易有车了,这个一出门堵上了,堵的你着急的不行,麻烦的够呛。我有房子住了,全是楼房,要看看天还得使劲抬那个头。像那个望京那边的我看那个楼房就是,你要想看看天,那可费劲了。所以说这个时代下的人们,你要提供一种什么东西?我觉得提供一种非常闲适的感觉,你看了这件作品以后你获得内心的一种缓解,获得一种休息,这样的作品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就是说有很多书法家,怎么表现味道,找不到方向。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下很需要的。这个还可以写很朴素、很朴茂的东西,返璞归真的这种感觉,不要那么华丽,还有比方说你写很有趣味的,我就是讲小趣味也很重要,我不搞那种宏大的什么,我就弄点小趣味,也很好。这个中国书坛上,四川有一个书法家叫刘云泉,书法界管他叫麻辣豆。这个写得那个字就怪怪的,但是细看还很有味道。中国有两个碑叫二爨,就是云南那个爨氏家族留下来的,一个叫爨宝子、一个叫爨龙颜。这两个碑就非常独特的,我们一般人要是对书法没有比较深的研究的话就看不懂,看的非常难看。如果深入下去研究它,那里面有很多的就是不正常的、非正常的一种表现。他把这些东西把它磨合出来,再表现出来,就非常有味道,越看越有味道,所以味道这个东西应该是很多样化的。 2.练就味道 总体上来说,我们现在对书法对书坛的这个要求,就是说既到位又有味道,这样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没到位的作品,初评就下去了,只是到位却没有味道的作品,复评又下去了。这个既很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就进入中评。中评的时候就在这个基础上就选这个,进一步精评,还要下去一批。最后到获奖的那就是确实是到位程度也好,又得独特,这就获奖了。这就是当前书法一些总体上的一些要求和标准。 这个到位的问题其实也没有什么捷径,虽然刚才讲到了学书道路的问题,有一个选帖的问题。但是一旦把这个帖选好以后,那么还是要多临帖、多学习、多看。就是对书法的这种经典,它的博大精深,就是说我们的经典到现在为止,我们搞了几十年了,还是搞不过经典。我们搞到现在这个程度,有的时候对一些作品老是不满意,怎么办?再返回到经典,再临一段帖,再找一找感觉回来再写,可能才把这个作品搞出来。所以说经典这个问题就是太博大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是不能动摇的,深入经典是不能动摇的,对传统的这个理解太重要了。刚才我讲到的有很多当代创作中的问题解决不了,都回到经典当中,去深入进去才能解决。我记得有一个作曲家叫郭文景,作过很多很著名的曲子。我有一次访谈他,他说我们每当想在某一个内容上想往前走的时候、想表达这个时代的旋律的,必须回头看经典,把经典再翻腾一遍,回来再往前走才有可能。所以说我们这个要想到位的话,在这个经典上必须深入下工夫。 还有一点就是说要提高现代审美能力。现在人们都不再使用毛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