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 互动课堂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疏导引导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就像通过X光或B超等先进手段,人们才能了解身体内部情况一样,到目前为止,人类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振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其传播速度及所能通过的物质不同。
分类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传播速度 共同点 地震波 纵波 固体、液体、气体 较快 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横波 固体 较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的深度及地震波速变化比较表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部分)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 2 900千米处 在这里,P波速度突然下降 ,S波完全消失 3.地球内部圈层
(1)地壳、地幔和地核
以两个不连续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同心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征如下表: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千米) 组成物质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平均172 900 岩石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地幔 上地幔 铁镁的硅酸盐类 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铁、镍 呈熔融状态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2)岩石圈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地球的内部圈层部分,其厚度比地壳要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大气圈指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在高空2 000—3 000千米处。
(1)低层大气的成分
组成成分 作用 干洁空气 氧 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氧化作用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减弱氧化的作用 氩 二氧化碳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吸收长波辐射,有“温室效应” 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影响大气温度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吸收与放出长波辐射,输送潜热,有“保温效应” 固体杂质 形成降水中的凝结核;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影响大气质量 (2)大气的垂直分布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总结如下表: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温度平均下降0.6 ℃)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航空飞行 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单一 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大气平稳 高层大气 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 大气密度非常小 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2.水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概念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了水圈 构成 空间分布 按照各种水体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又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质 淡水 淡水仅占3%,其中又有2/3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大气层中也有小部分水,基本上以水汽形态存在 咸水 意义 ①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②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 3.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圈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存在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面,其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特别注意
生物圈是唯一的有机圈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活学巧用
1.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沿海发生9级地震,并且引发海啸,袭击了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海岸,至少造成12万人死亡。关于这次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次地震中,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B.这次地震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因此伤亡较大
C.在莫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Family and Home Lessons 28-30课文重点整理素材 (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 蜀鄙二僧精品学案 鄂教版.doc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中图版必修1.doc
-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苏教版.doc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Let’s Go Lessons 31-33课文重点整理素材 (新版)冀教版.doc
- 高中地理 温故知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学案 中图版必修1.doc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应用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 基因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ppt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 中图版必修1.doc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3 寒潮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1.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