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投县爱兰国民小学100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领域本土语言教学
雲林縣褒忠鄉潮厝國小105學年度春夏學季
二年級彈性學習領域(自然日)課程教學計畫表
一、本領域學習節數每週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用大自然的材料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四、教學統整計畫表
週次 主題 名稱 分段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節數 評量方式 重大議題 春天景色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1.透過故事,激發學習動機
2.能瞭解季節變化所帶來的天氣、溫度與四周環境皆有不同
3學會用五官觀察身邊的事物
講述春神的故事
觀察春天的天氣變化
分享對春天的感受
觀察水稻的生長 5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春天植物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1.透過春天賞花,讓學童學習如何觀察花草樹木,繼而能做持續的觀察與記錄
2.產生愛護動植物的觀念
3.懂得用大自然的材料拓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作品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夏天景色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1.能瞭解季節變化所帶來的天氣、溫度與四周環境皆有不同
2.學會用五官觀察身邊的事物
3.了解絲瓜的用途 觀察夏天的天氣變化
尋找夏天的訪客
蟬
青蛙
分享對夏天的感受
觀察絲瓜的生長
絲瓜的用途:
-絲瓜水
-絲瓜布
享用絲瓜料理 6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夏天植物
1-1 以五官知覺探索生活,察覺事物及環境的特性與變化。
2-1 接觸生活中的人、事、物,理解文化、藝術與自然現象的豐富性。
2-2 觀察生活中人、事、物的變化,覺知變化的可能因素。
4-1 使用合適的語彙或方式,表達對人、事、物的觀察與意見。
5-1 相信自己只要能真切的觀察、細心的體會,常可有新奇的發現。
1.透過故事,激發學習動機
2.了解向日葵的用途
3.懂得用大自然的材料激發孩子感官 紙盤中間挖空 實際操作行為觀察
作品 環境教育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來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6
自然 春夏學季
自然觀察
春天景色
春天植物
夏天景色
夏天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