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精彩,不曾预约
精彩,不曾预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精彩回眸
个人简介:于忠滨,男,生于1968年,1990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东港市第三中学,参加工作期间,先后被评为东港市优秀教师,东港市优秀共产党员,东港三中优秀班主任,优秀任课教师,师德标兵。所带的1999届毕业生高考进线率百分之九十二点三五,2002届毕业生升学人数居同年之首,2005届毕业生于枫林高考总分619,是三中状元。我的人生格言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年来,上了许多课,更听了许多课,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回眸,现在就撷取其几段:
一、斜逸枝头一朵花也有春天的颜色
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让学生研究辛弃疾词与其他人的词比最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特点。不料半路斜伸一个意外的见解,像斜逸枝头一朵未开的花。
生:特点是历史人物多,历史典故多。
师:各个典故用意是什么?
生:上片。孙权当年建京口,并一度定都于此。南朝宋武帝刘裕则生在镇江。孙权能称雄一方,刘裕则曾经北伐收复洛阳、长安。这些都更激励辛弃疾的北伐大志。
生:下片。1、宋文帝元嘉年间 “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承上片北伐雄图,委婉劝阻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2、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的行宫祭祀。3、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忠心但忧虑被小人排挤。
师:典故多这一特点有没有影响词的质量?能说点理由吗?
生:有,费了我二十分钟时间才看懂——费时间。
生:没有,我从中长了好几个常识。文章要有内容,它有;要有距离感、吸引力,它也有;而且,觉得很恰当,很顺。
师:好,果然有见地。送一句前人评点给你:“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
师:从这个用典的特点看,有人说辛弃疾喜欢“掉书袋”,你怎么看?
生:很有学问——用的很恰当,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的老、忠、被人排挤,与辛弃疾多符合?
生:有才能——从典故中借鉴经验,得出正确意见,比如“元嘉草草”。
生:是个苦闷的人。——我查过一个资料,从《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南来以后,任职的空间变化即可以看到他的命运:江陵、江西、湖南,奏请创建军队,“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则再调江西,又调福建,“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闵王殿’,遂丐祠归。”辛弃疾看出朝廷的形势,干脆隐居江西铅山二十年。这次66岁又被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准备北伐。这二十年,则是读书种地写词的二十年,这些典故应当是在这个时段里积累起来的。而这是被迫的无奈的。
这一点出乎意料,本来要学生体会用典故这一特征,然后再拓展一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苦心经营,精彩无限《我与地坛》的三个片断回顾语文课,是一潭平静澄澈的湖水,需要教师去荡漾它暗涌的激情; 孩子的心灵,是一堵被泉水溢满的泉源,需要教师开启它无边的内流,挖掘它不息的涌动力。语文教师多点良苦酝酿,多点苦心经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绪灵感,语文课必然会成为放飞心灵的精彩天空。执教《我与地坛》,是第三次,再一次倾听作家用坚定的生命之弦奏响的人生最强音,我再一次被他撼人心魄的心律所震动。我想,我该怎样让学生领略作家的内心体验和作品的深沉意蕴呢?我该怎样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呢?片断一:说“苦”,奠定厚重的情感基调。物质社会在日益进步,而现代文明人精神却日益脆弱。成年人有成年人无尽的欲求和不安,雨季少年的心头也会萦绕莫名的闲愁和哀怨,因此,在踏上讲台,完成与学生对视的一笑之后,我便与学生开始了说“苦”话题,学生的“苦”可真不少:远离父母求学之苦,住校自理生活之苦,作业多压力大之苦……刚巧,班里一位男学生在运动会上骨折了,他倒出了两个月来的苦水:一切体育活动都不能参加,总是一个人呆在空旷的教室里对窗外傻望……这时,我开始了作家的故事,有谁能体会到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被截瘫的痛苦?天倾东南,地陷西北,从痛苦的地狱经历“炼狱”的挣扎最后冲出一条写作之路,这心灵的求索被作者清醒地写下,又有谁能真正领悟?让我们从作家铁一样存在的历史中去体会生命真正的内蕴吧!写下课题时,我读出了学生那崇敬的凝视,是啊!当生命用眼神用心灵去叩响另一个律动的生命时,一切变得如此真实可感!片断二:析“景”,与作家的思想共振。空旷的地坛,思考的作家,哪一天哪一处景物不牵动作家翻涌的思绪?学生讨论这些景,有与作家的默契,更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更有大胆的创新发现。在节选的第一部分最后一段景物描写中,有六个“譬如”,依次是:石门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脚印,古柏默立,暴雨骤临,秋风叶舞。一位同学“突发奇想”进行了重新排序:雪地脚印,暴雨骤临,古柏默立,雨燕高歌,秋风叶舞,石门落日。并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