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郭山村酒旗风,花消息雨声中——中国杏文化的发展历程
水郭山村酒旗风,杏花消息雨声中
——中国杏文化的发展历程
程 杰
从江南到塞北,从果实到鲜花,从寒食节的粥香,到杏花村的酒暖,从农家望杏的耕种及时,到长安杏园的春风得意,杏在传统文化里的身影,可谓是乡土中国的逶迤画卷、千古文人的心路阡陌。时至今日,杏花依然摇曳在水郭山村的酒旗里,守候在清明时节的江南春雨中……
我国是世界杏资源最大、最古老的起源中心,杏与桃、李一样,是我国最家常的果树,分布极其广泛,有着悠久的种植和利用的历史。杏的果肉可以鲜食,果仁又是重要的药材,木材质量也好,具着丰富的经济价值。杏又是花、果兼利型植物,鲜花的观赏价值比较鲜明,历来广受民众喜爱。因此与我们民族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对我们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所贡献,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迹,产生了深厚的人文意义。我们这里沿着历史的大致足迹,对杏既杏花这一自然生物在我国文化中的丰富姿影和深厚意义做一个粗略的巡礼和研味。
栽培起源:四月,囿见有杏
1992年河南驻马店杨庄出土了夏代的杏核,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杏”字。先秦至秦汉之际的《礼记》、《管子》、《山海经》等文献多次记载了杏的分布和食用情况。其中《礼记·夏小正》主要反映夏朝的历法节令,有“正月,梅、杏、柂桃则华……四月,囿有见杏”的花信和果期,指明杏是园囿之物,可见杏在我国明确的园艺栽培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各类上古典籍均将桃、李、杏并提,也反映了人们对杏之生物和园艺特征的清晰认识。到了汉晋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已将杏与桃、李、枣、栗一起并称“五果”,杏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
分布:从“北土春来气未和,梅花开少杏花多”到“杏花春雨江南”
杏为落叶大乔木,适应性较强,耐旱,耐寒,耐瘠薄,各类土壤均能生长,与桃、李、枣一样,在我国的分布极为广泛。如今一般认为杏的分布以秦岭、淮河为界,南方栽培较少。但在我国古代方志中,南方各省区极少有明确不宜杏的记载。即便如古人认为“杏花绝产”的福建,所属州县仍有不少产杏的信息,如明弘治《八闽通志》记载福州府、建宁府、邵武府、福宁州土产中都有杏。广东也称无杏,但顺治《阳山县志》、康熙《龙门县志》、同治《连州志》都记载当时或曾经产杏。广西、贵州、云南多属山区、高原,杏的分布更为普遍。
杏极不耐涝渍,花期也不耐25℃以上的高温,在温润、干燥的黄河流域生长最为适宜,因此在淮河、秦岭以北分布尤为普遍,生长也较良好。与梅树不耐低温,主要分布在南方,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古人即有“南梅北杏”之说,明徐有贞《次韵酬孙孟吉见寄之作》“北土春来气未和,梅花开少杏花多”的诗句,所说即是这种情景。这一区域特色,使杏在我国社会、文化重心偏倚北方的周秦、汉唐时期,即奠定了较为重要的园艺和文化地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迹。
而另一方面,杏在南方的分布也是普遍的,至少在江淮、江南地区以及西南的川、渝地区是极为常见的。三国时董奉治病救人,约以治好后种杏五株为报,年复一年,治愈者种下的树形成大片杏林,此事就发生在江西庐山。到了中唐以后,随着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社会人口、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区的杏花风景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杏与江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唐代诗人杜牧《寓言》“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北宋诗人寇准《江南春》“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都是较早歌咏江南杏花风景的诗句。到了元明时期,杏花已以成了人们心目中江南地区的经典风物,江南地区的杏花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传诵,其势头逐渐盖过北方。元人虞集著名的诗句“杏花春雨江南”广为流传,脍炙人口,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感觉。人们观赏态度上的这种“趋炎附势”,有着宋元以来社会形势、区域格局、审美感觉和文化心理上的复杂因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杏之生物资源分布的广泛性、普遍性。除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即今闽、粤、桂、琼四省生长不蕃外,在我国从塞外至江南,从西部高原到东部沿海,杏都是较为常见的果树。
实用价值:切近民生日用的生活气息和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发展态势
杏的经济价值极为丰富,在我国人民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齐民要求》说“杏实大而甜”,颜色正黄或红,可以鲜食。早在先秦,《礼记》即将杏与枣、栗、榛、柿、瓜、桃、李、梅等一起列为宴享和祭祀的食品。汉以来有了杏脯、蜜渍青杏等制作加工方法。杏不仅鲜食,还可捣烂果肉,薄涂在布帛上晒干,制作“杏油”、“杏麨”等干粮,掺入谷物面粉中食用。杏之鲜果不耐饯造,收获后难以贮存,这种果肉晒制干粮的方法,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杏仁也是杏的可食部分,主要用于入药。杏仁入药大约起于秦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杏核,味甘温,生川谷,治咳逆上气”。中医认为,杏仁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是治疗外感风寒、咳嗽气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