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概貌
第二章 自然概貌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 、地质
20 13 7
在距今 亿年前的早元古代,皖北相对隆起。其后,经历了 亿年的振荡,于距今
亿年前的震旦纪,鲁西隆起区边缘及郯庐断裂带西侧相对沉降,沦为海域,徐淮地区沉积
3000 4
了 米厚度的碎屑盐和碳酸盐建造层。在距今 亿年的加里东构造运动期间,阜阳地
区地质进入了以缓慢振荡为主的均衡发展稳定期,继承并扩大了震旦纪的沉积区。在距今
3 4
.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到早石炭纪期间,阜阳地区上升为陆地,并长期处于稳定剥蚀夷平
3
阶段。距今 亿年的中石炭纪,阜阳地区又缓慢相对下沉,出现海浸,形成中石炭统海陆交
相含煤建造和二迭系过渡相及陆相含煤建造。阜阳地区地质上的含煤构造大多形成于这
2 3
一时期。到距今约 .亿年前的晚二迭纪,华北气候逐渐干旱,形成了石盆子组及石千峰
组紫红色、红色沉积。由于中生代开始的华力西运动,在南北压应力作用下,阜阳地区形成
了近东西向的褶皱带。在距今 6500 万年前开始的新生代,阜阳地区由于应力场的调正,在
7
燕山运动造成的断裂带广生差异运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迅速下沉,形成了厚达 千米
的陆相沉积地层,其中第三纪地层以碎屑为主。距今200 万年形成的第四纪地层为多元结
构,由冲积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组成,其厚度阜阳断层以东达 500 米,以西达 700 米以上,最
大厚度在 1000 米以上。
在地质构造上阜阳地区位于昆仑——秦岭巨纬向构造带东段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
其主要构造为:
纬向构造:昆仑——秦岭东西向构造中的宿县拗陷、蚌埠隆起、淮南拗陷、霍邱——肥
东隆起,都经过阜阳地区。主要断裂有位于涡阳、蒙城之间的板桥断层(此断层倾向北,落
1000 2
差大于 米)、利辛——五河断层及马店——沫河口断层(此 断层皆倾向北,两者平
行排列,延展长度大于 150 公里)、阜阳——舜耕山断层(走向为北西——北西西,倾向南
西,压扭性断层)。
新华夏系构造:位于河南芒砀山、涡阳县龙山——利辛县西部——霍邱四十里长山一
线。其主要断裂有丰涡断裂、阜阳断裂、夏邑——太和断裂。
二 、地貌
阜阳地区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全境属平原地
带,地势平坦。仅东北部有龙山、辉山、狼山、双锁山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中龙山海拔 105
米,为全地区最高点;其余均属平原地貌,平坦舒展,一望无际。
全地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西北以亳县詹楼地势最高,海
42 5 17 5
拔 .米;东南以颍上县姜台子南部地势最低,海拔 .米。西北与东南相对落差为
14 4
.米,地面比降为七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
由于阜阳地区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境内冲积
物不断交互堆积,形成了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相间分布,小区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
不平”的地貌特征。
1、地貌类型
3
阜阳地区地貌大体上可分 种类型,即平原、台地和残丘。
台地分高、低两级,常相伴出现。高台地为石灰岩风化物的坡积裙,低台地为古河成阶
地。高、低台地总体构成沿石灰岩丘麓的连续环状阶地。台地面比较一般为百分之零点五,
10
土壤侵蚀作用较强,地面常有 米以上的冲沟发育。
41 105
残丘仅零星分布于涡阳、蒙城两县境内。其基岩多为石灰岩,海拔高度在 — 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