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第2章1-30p f.S
[1] (本教材)郑俊民(主编),药用高分子材料学,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北京),2002,第一版,[2] 姚日升(主编),董岸杰,刘永琼,药用高分子材料,化学 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第二版,[3] 何曼君,陈维孝,董西侠编,高分子物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1990,第一版;[4] 潘祖仁 主编,高分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 1997,第二版,[5] 张留成,瞿雄伟,丁会利编著,高分子材料基础,化学工业 出版社(北京),2002,第一版, [3a]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第二版 [6] 胡宏纹,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年第二 版,[7] 任杰编著,生物医用材料系列《可降解与吸收填料》,化学 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 先看一个物质分子量与形变的关系曲线(参p.65): ——这也就是: 注:从用途分类的高分子并无严格界线,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塑料和橡胶可以互变;塑料、橡胶和涂料、粘合剂也可转化。 天然高分子:与来源有关、衍生化或改性方法有关 合成高分子:(在单体名前加) 聚…… *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补) [1-42]王师俊,明胶,《化学世界》,1991,32(2)49-55 [1-53] 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等,“新型胶囊囊材――羟丙甲纤维”,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2)891-892 [1-1] 张龙涛 梁毅, 我国药用辅料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上海医药, 2007, 28(12):537-538 第二章 高分子化学 (p.18) (130315-A 周五) 1.1.1 高分子的构成 1.1.2 高分子的命名(p.20) 1.1.3 高分子的分类(p.20) 1.2 高分子的链结构(p.24) 1.2.1 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1.2.2 高分子的近程结构 1.2.3 高分子的远程结构(p.29 1.1 基本概念 前三节为基础知识,第4、5节为有关高分子的化学反应,第6节为分析表征 1.3.1 聚合物的非晶态( [3-p.65]) 1.3.2 聚合物的晶态(p.31) 1.3.3 聚合物的取向态(p.31) 1.3.4 聚合物的织态结构(p.34) 1.3 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p.30,[3-p.34]) 1.3.0 分子间作用力、内聚能、内聚能密度、溶剂的溶度参数 掌握:1、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链结构及聚集态结构; 2、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反应; 3、分析、表征。 基本要求:高分子科学常用术语和概念、高分子的特点; 了解各聚集态结构及链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基本聚合方法,改性方法。 第二章 高分子化学 (p.18,7h) 2.1.1 高分子的构成 2.1.1.1 高分子的定义 第一节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高分子? 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一类化合物。 由该图可以看出:分子量小的物质随温度增加,形变增加很大; 形变(%) 温度(℃) M1 M小 M2 M3 M4 M5 M大 当分子量大到一定量后,形变的变化规律发生了明显改变! 这种改变显示出了高分子所特有的性质。 ? 104—106 对于大多数高分子来讲,具有这一特征的物质的分子量范围为: 定义:特点1:(简)分子量很大的物质; (或)具有形变不随温度变化或变化很小的性质的物质。 什么是高分子? 再考察一种现象:碳一、碳二如甲烷、乙烷: 气体碳四 ? 碳十二烷如汽油: 液体碳原子数一般在22-36之间:石蜡 而C16-C21为:液体石蜡、 C26-C32为:固体石蜡、 C32-C70为:微晶石蜡及 分子量再大1000—10000 / C70-700则为低分子量聚乙烯 碳原子数一般在700-?7000:高分子量聚乙烯 其原因是:分子的形态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而分子间的作用力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小,作用力小,分子以气态存在。分子量大,相互作用力大,分子则以液态,或固态存在。 当物质的分子量大至一定值时,为改变物态的能量也增加到一定值时,此时虽还未达到可消除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气化,但却可能已达到化学键的分解能,因此,在高分子物质液化或气化之前,会先发生化学键的断裂,物质分解。 增加热能,分子获得动能,物质形态可由固态变为液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