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诚伟教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经验.docVIP

衷诚伟教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衷诚伟教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经验

衷诚伟教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经验  【摘要】 近年来巨细胞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而且年龄愈小,其易感染性愈高,症状也愈重。肝脏炎症严重者可产生肝纤维化、胆汁淤积、胆道狭窄梗阻甚至闭锁、肝硬化等不良后果。中医属于“胎黄”“胎疸”“黄疸”“癥瘕”等范畴。本病治疗比较棘手,西医仅给予抗病毒药和保肝退黄对症处理,效果不十分理想。衷诚伟教授潜心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20余年,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清热利湿、祛毒退黄是其用药基本法则,阳黄责之于湿热毒,阴黄责之于寒湿毒;黄疸较深或不易退者,善用大黄;肝脾肿大明显,桃仁、红花、赤芍为必用之药。中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处方时时顾护脾胃和正气,收效甚佳。 【关键词】 衷诚伟; 中医学家; 肝炎,病毒性,人/中医药疗法; 巨细胞病毒感染; 黄疸; 婴儿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据报道48.19%~78.3%的婴儿肝炎患儿有CMV感染证据。CMV感染常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CMV肝炎常见,临床以出生后黄疸消退延迟,或不退,或逐渐加重,伴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肝脏炎症严重者可产生肝纤维化、胆汁淤积、胆道狭窄梗阻甚至闭锁、肝硬化等不良后果[1,2]。中医属于“胎黄”“胎疸”“黄疸”“癥瘕”等范畴。本病治疗比较棘手,西医仅给予抗病毒药和保肝退黄对症处理,如干扰素、无环鸟苷等,效果不十分理想。更昔洛伟虽是一种广谱抗DNA病毒药物,但长期使用可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还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已故全国名老中医、中医儿科专家衷诚伟教授潜心研究婴儿CMV肝炎20余年,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辨证施治,因人而异,收效甚佳。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胎毒、湿热是致病因素,瘀滞是病理基础   近年来CMV感染呈上升趋势,而且年龄愈小,其易感染性愈高,症状也愈重。主要的感染途径为:(1)先天感染:经过胎盘或宫颈感染胎儿;(2)产时感染:出生时经产道吸入被病毒污染的分泌物;(3)获得性感染:生后母乳排毒,哺以带毒母乳。由于CMV对肝胆亲和力强,受感染后,可引起肝细胞巨样变,致使毛细管狭窄,胆汁疏通受阻,炎性细胞浸润,肝功能出现异常。一般出生后2周内出现症状,黄疸不严重时常被误诊为生理性黄疸延迟。由此衷教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胎毒密切相关,或产时、产后感受湿热邪毒而致。   “胎黄”“胎疸”“黄疸”等病候,古代医家有许多论述。《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侯·胎疸》指出:“小儿在热,其母脏气有热,熏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幼科铁镜·辨胎黄》云:“胎黄由妊母感受湿热,传于胎儿,故儿生下,面目通身,皆如金黄色。”《证治准绳·幼科》说:“此胎黄之候,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也”。此类患儿皮肤因黄色鲜明,常伴热象,故属阳黄之候。《临证指南医案·疸》说:“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侵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此类患儿皮肤因黄色晦暗,精神疲乏,故属阴黄之候。衷教授指出:小儿禀赋不足,湿热毒邪蕴结肝经日久,脉络阻滞,多伴有肚腹胀满、腹壁青筋、肝络瘀阻、瘀积发黄等瘀血之象。正如《张氏医通·黄疸》说:“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湿热毒内郁肝脾,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渐成瘀积痞块,导致肝脾肿大。若热毒炽盛,内攻脏腑,外窜肌肤,邪正交争,则黄疸迅速加剧,可出现神昏抽搐等危象。   2 清热利湿、祛毒退黄、消积化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婴儿CMV肝炎的湿热毒邪主要侵犯于中下焦肝胆脾胃,故袪邪的途径主要是从大小便而出。二便气机不雍,邪毒出路通畅,黄疸自可迎刃而解。因此,清热利湿祛毒退黄是治疗用药的主旋律,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由于新生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形气未充,脾运不健,加之孕母感染CMV,内蕴邪毒,传于胎儿,致胞胎失养,胎儿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或因治疗不当,过用寒凉药物,损伤阳气,脏腑机能低下,胎毒湿热内蕴,气机不畅,肝脾络脉瘀阻,易致肝脾肿大,故消积化瘀是治疗本病变通的关键。   衷教授指出:当孕母体内湿热较重传致胎儿,则发病时湿热熏蒸证候多见,此时热象明显,皮肤黄疸鲜明,尿色深黄味臊,病情相对较急,治宜清热利湿退黄解毒为主。治疗不当或失宜易生变证,如黄疸动风证,可见黄疸持续加深,口角抽动或全身抽搐,或精神萎靡,嗜睡,甚则前囟隆起,角弓反张,指纹青紫,急以清热解毒退黄处之;如邪实正虚,黄疸虚脱证,可见黄疸数天内急剧加重,面色苍黄浮肿,气促神萎,昏睡,不吃不哭,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当急投参附汤或参芪扶正注射液大补元气,温阳固脱救之;若患儿热象不显,起病相对缓慢,表现阴黄,发病多与正气不足,或寒湿内甚有关,该型患儿易发展或合并淤积型黄疸,肝脾肿大明显,治宜健脾益气利湿退黄,佐以化瘀消积。   小儿脾胃虚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