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剖学课堂学生心理变化及教学方法
解剖学课堂学生心理变化及教学方法
作者:李文海 王正东 姜海波 刘自力 王连璞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心理
如何开创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安排好每一单元课堂教学活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在解剖学每一单元教学活动中,学生思维注意力具有较明显的“思维分散”、“思维集中”和“思维疲劳”三个心理变化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和表现,可因学生入学时的层次以及社会经历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教师根据这些心理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本文予以探讨的课题。
1 思维分散阶段学生心理和教学方法
思维分散阶段是学生在每一单元(节)教学活动开始后数分钟内,为课前诸多方面思维活动的延续和表现阶段。也是教师将学生分散的课前思维注意力向思维集中转移的教学诱导阶段。思维分散阶段的心理变化和表现因学生的年龄、学历和学习进程不同,教学诱导的方法也不同。
1.1 学习解剖学初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方法
解剖学是新生入学后,首先学习的基础课之一。新生对解剖学缺乏正确了解和认识,常常把“解剖”、“尸体”和“死人”等概念和想法与某些影视、小说中的恐惧场面相联系。许多人又没见过尸体,因而新生在学习解剖学初期,较普遍存在着神秘、新奇、紧张和害怕心理。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恶心、头晕、心悸等反应。尸体、标本及模型成为分散新生课堂思维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心理变化,一般是中专生比本科生明显,女生比男生明显。针对新生心理特征,教师应在每一单元课程开始时,首先充分利用新生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心理,选用生动的语言,新颖的方式和引人入胜的话题,将新生对尸体、标本猜测的思维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主题上。如:用“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一俗语,以观看健美比赛中做不同的动作出现不同的局部隆起的肌肉为题,引出首次接触尸体的教学内容―肌学,以此将其注意力转移至学习肌肉的名称、位置、作用上来。其次,交代本次课及每一章节的学习目的和方法,使其清楚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从而增强学生思维活动的调控能力,自觉排除各种干扰,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主题思维。同时,教师要亲手触摸标本和尸体,用唯物主义观点消除学生怕尸体、怕脏的紧张心理,使其认识到尸体或标本是他们学习的“好伙伴”、第二个“老师”,进而达到适应解剖学特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淡化或消除尸体标本对思维干扰的目的。
1.2 学习解剖学中、后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方法
随着解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尸体标本的适应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一部分学生在每单元课堂教学开始后的数分钟内,继续进行课前(外)的非本次教学思维活动的现象逐渐表现出来。如:上课后,有的学生思维注意力还停留在相互议论某些问题或继续课间活动的现象,照例阅读报纸杂志、说笑等。针对学生这些心理变化,教师采取一方面能开发学生智能、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能把学生思维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去的一些教学诱导方法。如:提问前次教学内容或承上启下的思考题;以设问方式开始新章节;引用与本次课程相关的小病例、小故事等。切不可“开板就唱”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每一单元课堂教学开始阶段,学生思维注意力较普遍存在着由分散状态向高度集中状态转移的过程。掌握这些心理变化,选用正确诱导方法,是搞好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2 思维集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教学方法
思维集中阶段是学生在每一单元课堂教学过程中思维高度集中阶段。也是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阶段。该阶段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已由分散状态转变为高度集中状态。学生的思维积极而活跃,注意力集中、接受事物快、理解能力强是主要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影响学生思维注意力的唯一因素。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教与学的“黄金阶段”,采用生动语言、肢体语言以及各种现代化手段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手、记忆能力。如:脊柱一节中,为了讲解脊柱发生四个生理性弯曲过程,婴儿逐渐抬头形成颈曲,站立形成腰曲这一形象板图,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又以右手握拳呈心脏状,置于左胸前区,讲解心脏外形之心尖、心底、三个缘和两个面。更以多媒体三维动画演示心脏收缩过程,左右房室口的瓣膜关闭时乳头肌牵拉腱索防止瓣膜翻入心房的动画特技,提出二尖瓣复合体和三尖瓣复合体的概念等。精讲“三基”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本次主要教学内容在该阶段顺利完成。切忌在无关紧要问题上纠缠不休,更不要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讲述与本节课无关的课外事例;切忌在多媒体使用时的照图宣科;切忌无板书的夸夸其谈。应做到教师与学生,语言与板书、图示等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听则有其理、记则有其序、习则有其据。为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做好充分而严谨的组织和安排,杜绝“跑题”等现象发生。
3 思维疲劳阶段学生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补骨脂素对乳腺癌MCF7及MDAMB231细胞体外作用比较探究.doc
-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照射对白血病K562细胞杀伤作用.doc
- 补骨脂药理作用探究概况.doc
-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对NB4, K562白血病细胞株作用.doc
- 表皮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相关抗原探究进展.doc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测定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探究.doc
- 表皮葡萄球菌全面调节子表达在生物被膜耐药性中作用.doc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ZD1839对宫颈癌细胞作用.doc
- 表皮生长因子及胚胎发育及着床.doc
- 表达结核分枝杆菌Ag85B及GST融合蛋白DNA疫苗构建及免疫保护研.doc
- DB32/T 4532-2023 点螺漆器技术规范.docx
- DB37 627-2006 地理标志产品 安丘大姜.docx
- DB41T 2781-2024 公路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规程.docx
- DB4101T32-2024 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查验技术规程.docx
- 山楂叶螨测报调查规范(DB37-T 359-2003).docx
- “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指南(DB4113-T 078-2024).docx
- 黄瓜霜霉病测报调查规范(DB37-T 367-2003).docx
- DB4108_T 17-2024 博物馆藏品管理规范.docx
- DB4101T141-2024 塑料大棚越冬茬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7 T 1991-2011 阻燃细木工板燃烧性能技术条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