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平行随机对照.doc

三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平行随机对照.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平行随机对照

三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平行随机对照  【摘要】 目的比较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设计,将2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中药组73例、西药组72例和中西医结合组71例。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疗程3~4周;西药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疗程10~15 d;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西药抗生素(10~15 d)加中药(3~4周)治疗。观察症状、体征变化评定近期疗效,随访1~12月,采用生存分析评定远期疗效。结果 3组近期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比较无统计意义,但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中药组,P<0.05; B超显示附件区增粗、盆腔积液、盆腔包块等体征改善情况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优于西药组,P<0.05;西医组12月复发率高于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最佳。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多由急性盆腔炎转化而来,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病发病诱因复杂,病情顽固,易反复发作,单纯应用抗生素疗效不佳,易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调[1],而单纯应用中药治疗起效缓慢。笔者通过对照研究,分别观察了单纯中药、西药和中西医结合3种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1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的门诊患者,病例依据《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入选[2],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中药组73例、西药组72例和中西医结合组71例,3组一般资料见表1。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中药组:基本方为当归30 g、桃仁12 g、丹参15 g、延胡索20 g、蒲公英30 g、连翘15 g、黄柏15 g、车前子15 g。气虚加黄芪、党参;腰膝酸痛加熟地黄、桑寄生、枸杞子;盆腔包块加三棱、莪术;盆腔积液加薏苡仁、茯苓、泽泻。每天1剂,每剂2煎,每煎250 mL,混匀,早晚分服,疗程3~4周。 西药组:先根据临床表现,判断盆腔炎感染的可能病原体,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抗厌氧菌药物的一种或几种组合,静脉点滴。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性抗生素,疗程10~15 d。 中西医结合组:采取中药加西药抗生素治疗,用法、用量及疗程同上。 1.3 观察指标 记录症状、体征缓解时间;B超检查附件、包块、盆腔积液情况;随访1~12月,观察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复发时间从疗程结束算起,通过Kaplan|Meier过程进行分析,绘制生存函数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 表13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年龄(岁)病程(年)附件增粗(例)盆腔积液(例)炎性包块(例)中药组7325.32±3.644.65±4药组7224.95±3.794.61±4西医结合组7125.01±3.194.65±4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3]。痊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2.2近期疗效比较 组间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gt;0.05。见表2。 2.3各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中药组(Plt;0.01)。见表3。 表23组近期疗效比较例(%) 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中药组7328(38.4)26(35.6)17(23.3)2(2.7)西药组7230(41.7)22(30.6)18(25.0)2(2.8)中西医结合组7133(46.5)21(29.6)16(22.5)1(1.4) 表3小腹疼痛、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比较 (±s,d)组别n小腹疼痛缓解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中药组7311.25±5.6713.36±4.78西药组727.65±2.31*9.65±3.01*中西医结合组717.15±2.47*8.59±2.52* 注:与中药组比较*Plt;0.01 2.4 B超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后各组B超影像学检查均有所改善,但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盆腔积液、盆腔包块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见表4。 2.5随访情况比较 仅对各组痊愈的患者随访1~12月,中药组(28例)全部获得随访,复发12例;西药组(30例)获得随访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