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doc

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

称谓是社交礼节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人对此尤其重视,什么时候称名,什么时候称字,什么时候称官职、地望,都有基本规则。主要决定因素是交际双方的尊卑,以及第三方相对于对方的尊卑。试对《论语》称谓情况作简单归纳说明。 孔子对弟子称名,在弟子前自称名。 弟子对孔子多称夫子,少数称字(仲尼不可毁也) 弟子在孔子前自称名,对其他弟子称字。 弟子相互之间称字,自称称名。 老师称呼学生,称其名,或称其字,表示教师或威严、或亲切,如孔子直呼“求(冉有)”、“点(曾皙)”等;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 等好几个称法,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 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 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 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 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 ,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身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拙荆”。 称自己的孩子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把自己的官叫“待罪”。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回答别人称“上报”等等。 A.称字:“名”和“字”古代是两个概念,都是在幼时由父亲长辈命名取字的。如鲁迅名树人字豫才, 茅盾名德鸿字雁冰。 B.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 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C.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 D.称爵号: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封赐的爵位称号,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如明代的刘伯温为诚意 伯,三国时的关羽为宜城亭侯。 中国古代的称谓多种多样,有称字号、称谥号、称斋名、称籍贯、称官名和爵名等,下列称谓属于称官地(为官所在地)的是( ) A.称王安石为王临川 B.称康有为为康南海 C.称魏征为魏郑公 D.称陶渊明为陶彭泽 民国以前的“讲究人”,不仅有“姓”有“名”,还比现代人多了“字”和“号”。钟振振教授告诉记者, 父母起的“名”一般用以自称或是署名,如果是其他人直接喊出你的“名”来称呼你,在封建时代可以算 作“犯讳”。“字”则是显示尊敬的一种称呼方法,如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当时的人在称呼王国维时, 需以“静安”来代替,直呼全名便是失礼的行为。   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号。“号一般是自己起的,相当于是笔名或艺名,其他人一般不会直接喊别人‘ 号’。” 晚辈称呼长辈有讲究   长辈对晚辈可以“直呼其名”,但在同辈分的人之间,或是晚辈称呼长辈时,到底应该“怎么喊”?   钟教授告诉记者,皇上称呼臣子,父亲称呼儿子、上级称呼下级时,都可以存在直呼其名的情况。无话 不说的亲密好友,有时也会“直呼其名”。但在绝大多数的时间段里,长辈在称呼小辈时,还是会客气地以 “字”来称呼,表示对晚辈的尊敬。   晚辈在称呼长辈时,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