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元教授应用部位辨证诊治外科疾病经验.doc

何炳元教授应用部位辨证诊治外科疾病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炳元教授应用部位辨证诊治外科疾病经验

何炳元教授应用部位辨证诊治外科疾病经验  摘 要: 何炳元教授运用发病部位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诊治某些外科疾病,常收到良好的效果:发于人体上部的疾病,多属风温、风热,治宜散风清热;发于人体中部的疾病,多属气郁、火郁,治宜疏肝清热;发于人体下部的疾病,多属湿火、湿热,治宜利湿清热。 关键词: 何炳元;部位辨证;病因;病位;临床应用 何炳元教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对外科和皮肤科疾病的诊治颇具特色。尤其运用部位辨证诊治某些外科疾病,疗效显著。部位辨证是指按外科疾病发生的上、中、下部位进行辨证的方法,又称“外科三焦辨证” 〔1〕 。此思想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清代高秉钧归纳发病部位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外科部位辨证的思想。在其代表作《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 〔2〕 何老师认为: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为探讨疾病共同规律的出发点,对临床诊治疾病具有简洁而有效的指导作用。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整理介绍如下。    1 上部辨证 人体上部包括头面、颈项及上肢,按照经络运行图分析,生理状态的人体应为上肢上举,而非下垂,故纳入上部 〔1〕 ;从人体上部的生理特点而言,是属于阳位,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卫阳固护,营阴内守,营卫互相为用,始自上焦,宣达布散于全身;而从致病因素的特点来讲,风性上行,易袭阳位,温热之性趋上,故病因多为风温、风热;从发病特点来讲,上部疾病的发生一般来势迅猛,善行而数变;从常见症状概括,总有全身发热恶风、头痛头晕、面红目赤、口干咽痛、舌尖红而苔薄黄、脉浮数等,局部红肿热痛、其肿宣浮、忽起忽消、痛无定处、走注甚速、溃疡则脓黄而稠等症;常见疾病,如头面部疖、痈、丹毒、疔诸疮;颈项多见颈痈、发颐、痄腮、有头疽等;上肢多见外伤染毒、鹅掌风、手疔、红丝疔等。何老师诊治此类疾病喜用牛蒡解肌汤、银翘散、普济消毒饮、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验案举例:李某,女,14岁,学生,2003年5月6日初诊,诊时右颌下肿痛3天。3天前由于“感冒”而诱发右颌下结块,初起皮色不变,肿胀形如鸡卵,灼痛,活动度不大。自服“三黄片”无效,逐渐漫肿坚实,热疼痛,皮色发红,伴发热、恶寒、咽痛、咳嗽、头昏头痛、口渴、便秘、尿赤。查体:T38.9℃,右颌下皮色红,肿势高突,根脚收束,按之仍硬,无波动感,扁桃体红肿,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血常规示白细胞8.3×10 9 /L,中性粒细胞0.72。诊断:颈痈(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该病特点在于局部症状具有风邪的致病特征,全身伴有明显的外感风温风热症,舌脉表现也说明证属风热(温)挟痰型。治当疏风清热、化痰消肿,以牛蒡解肌汤加味:牛蒡子10g、薄荷6g、荆芥10g、连翘12g、山栀10g、黄芩10g、牡丹皮10g、石斛10g、玄参10g、夏枯草15g、生石膏15g。水煎内服2剂后,诸症大减,肿块明显缩小,继服3剂,痊愈。 2 中部辨证 人体中部包括胸、腹、腰、背,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是十二经所过部位。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也是气血化生、运行、转化的场所。何老师认为发于中部的外科疾病,绝大多数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而从病因特点来讲,七情内伤、五志不畅可致气机郁滞,气郁过极则化热生火,或由于饮食不节、劳伤虚损、气血郁阻、痰湿凝滞而致脏腑功能失和,故多为气郁、火郁;从发病特点而言,中部疾病的发生,常于发病前有情志不畅的刺激史,或素有性格郁闷,所愿不遂,一旦发病,情志变化可影响病情进退。中部疾病,症状比较复杂,由于影响脏腑功能,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概括之主要有:呕恶上逆、胸胁胀痛、腹胀痞满、纳食不化、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爽、肠鸣泄泻、小便短赤、舌红、脉弦数等;常见疾病如乳房肿物、腋痈、胁疽、背疽、缠腰火丹、急腹症及症瘕积聚等。何老师常选柴胡清肝汤、清肝解郁汤、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等方剂。   验案举例:王某,女,28岁,公司职员,2004年8月3日因“左侧腰肋部水疱、刺痛3天”就诊。3天前由于情绪郁怒突觉左腰肋部疼痛灼热,并见皮肤有红斑及小水疱,自搽“炉甘石洗剂”未好转,且渐扩展到左胸部。伴发热、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查:左腰肋、胸部见五群簇集性绿豆到黄豆大之水疱,疱壁紧张,呈带状沿肋间神经分布,水疱周围绕以红晕,部分溃破渗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断:缠腰火丹(带状疱疹)。何老师认为此病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生热,火热溢于肌肤,流窜经络,使局部气血郁闭而发。腰肋部为厥阴肝经循行之所,故证属肝经郁热证。治宜疏肝泄火、通络止痛。以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紫草、板蓝根各15g,黄芩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