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2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2017年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分,其中笔试0分,面试0分。(第二版上、下册) 郑君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光学 100 《应用光学》(第三版) 张以谟 电子工业出版社 精密机械学基础 100 《机械学基础》(第三版) 蒋秀珍 马惠萍 科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 10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配光盘) 张毅刚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复试笔试内容:见附件
4.面试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利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
(6)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情况;
(7)身心健康情况、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考生应自行提供相关内容的证明材料。
附件
复试笔试大纲
第一套题:信号与系统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冲激信号的定义及性质;
(信号的运算及波形变换:平移、反褶、尺度变换、相乘、相加、微积分等;
(信号的分解:奇、偶分量,交、直流分量的求法;
(功率信号、能量信号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
(系统特性的判定:线性、时不变性、因果、稳定。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二者待定系数的确定条件,与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的关系;
(起始状态与线性时不变性的关系;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求卷积的方法;
(利用卷积求零状态响应。
3.傅立叶变换
(利用傅立叶级数的性质或借助傅立叶变换简化周期信号频谱分析;
(灵活运用傅立叶变换的有关性质对信号进行正、反变换;
(掌握抽样信号频谱的计算及抽样定理;
(掌握典型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系数和傅立叶变换。
4.傅立叶变换应用于通信系统
(系统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性;
(调制解调、带通滤波器、抽样信号恢复模拟信号。
5.拉普拉斯变换
(求拉氏逆变换的几种方法;
(拉氏变换的基本性质;
(利用拉氏变换求系统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
(零极点与时域波形的关系;
(由零极点与自由响应、强迫响应、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关系;
(零极点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系统稳定性判定方法;
(系统频率特性的几何确定方法。
6.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离散信号的运算;
(正弦序列周期的判定;
(离散卷积的求法。
7.Z变换与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求序列的Z变换:定义法;Z变换的性质;
(求逆Z变换:留数法;幂级数展开;部分分式展开;长除法;
(Z变换的主要性质;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单位样值响应与频响的关系;
(频响特性的求法及正弦稳态响应的求解方法;
(系统稳定性、因果性与系统函数收敛域的关系。
三、试卷结构
题型结构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
(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
(拉氏变换及其应用
(离散时间信号及其运算
(Z变换及其应用
四、参考书目
郑君里等编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二套题:应用光学
考试要求:
充分理解与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作图、基本计算方法;详细掌握共轴球面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形式、基本性质及具体实现形式;掌握每一种光学器件的性质、成像原理及成像特点;理解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光阑形式及作用、光路结构及光学特性,运用像差原理及光度学理论进行光学系统外形尺寸结构设计及计算。
考试内容:
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的基本概念
a.光的描述形式;b. 光的四个基本定律含义、应用及证明;c. 光学系统及成像的概念。
2)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
a.符号规则 b. 近轴区单个折射球面物像关系及成像特性;c. 单反射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及成像特性;d. 球面及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
3)理想光学系统
a. 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及共线成像理论;b.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基面及各自的特性;c. 理想光学系统的理论及表示方法;d. 理想光学系统的图像法、解析法求像及成像特性;d. 光组的组合与光焦度;e.透镜及薄透镜的光学特性。
4) 平面镜和平面系统
a. 单平面与双平面镜的成像特性;b: 反射棱镜成像(包括与折射光组的组合)方向的确定及展开;c: 平行平面板近轴区成像特点。
5)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a. 光阑的分类及作用;b. 孔径光阑、入瞳、出瞳; 视场光阑、入窗、出窗的基本概念及判定 c. 远心光路及应用。
6) 光能及其计算
a. 立体角的概念及其计算;b. 光度学中的五个基本概念及单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