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观及其对现代中老年疾病防治指导意义.docVIP

孙思邈养生观及其对现代中老年疾病防治指导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思邈养生观及其对现代中老年疾病防治指导意义

孙思邈养生观及其对现代中老年疾病防治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孙思邈;学术思想;老年人;人类;中年人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其生卒年代,据考证为公元581—682年,即隋开皇元年至唐永淳六年,享年102岁[1];一说为公元541—682年,享年141岁[2]。后人尊称其为孙真人、药王。 孙思邈聪明好学,7岁读书,日诵千余言,有神童之称。成年以后更是手不释卷,精通经、史、百家及佛、老之学。20岁开始为乡邻诊病,名声渐盛。其一生品性高雅,不入仕途,隐居于世,致力于医学研究,勤奋诚笃,坚持终生。正如其云:“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3]他认为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之思而草率从事,必须精勤不倦,方能有成就。注重学习经典,同时涉猎群书,扩大知识面,提高修养。   1 孙思邈的养生观 孙思邈享年100余岁,这在当时的物质生活和医疗手段等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漫长的生活、医疗实践中,他非常重视养生防病、延缓衰老之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均列有《养性》、《养老》、《食治》篇,涉及到预防医学、心身医学和老年医学等各个方面。   1.1 养性   养性即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性,从而却病延年,延缓衰老。其云:“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4]阐明养性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性,以维护精气,增强体质。他认为神仙之道难至,养性之术易崇,但如不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性,不知其术,则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4]。其主张养性之道以易、简为主,将其归纳为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论、饮食、房室、反俗、医药、禁忌等10个要点。   1.1.1 抑情节欲   孙思邈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摄生之旨,反对恣情纵欲。其云:“纵情恣欲,心所欲得,则便为之,不拘禁忌,自言适性,不知过后,一一皆为病本。”又谓:“兼少年之时,乐游驰骋,情敦放逸,不至于道,悠然白首,方悟虚生。”[5]强调情欲过度是致病、早衰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认为人生之大限当在百年以上,应当早期注意节护,如膏用小炷之与大炷,若不节护,则犹同大炷焚膏,其熄必速。故善于养生者应当不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语、多笑、多愁、多乐、多喜、多怒、多好、多恶。所谓多,实为过于狂放,没有节制,变生为病因。应当适当节制,以免荣卫失度,血气妄行,而为丧生之本。抑情节欲内容包括啬神、爱气、养形、言论、饮食、房室等诸多方面,尤其强调抑情养性以及慎言语、节饮食的重要性。如不浮思妄想可避免许多情志疾病;慎言语可以养气;节饮食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总之,孙思邈提倡的抑情节欲,在于不违背生理,而使气血充固,精神内守,真气长存,延缓衰老,预防疾病,达到百年长寿。   1.1.2 适当运动   运动是摄生养性的重要内容。孙思邈继承了华佗的养生思想,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4]。认为适当的运动对人体保持健康非常必要,如果运动太少或过度,均无益于健康,“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劳,及强所不能堪耳”[4]。 孙思邈所提倡的适当运动,包括华佗五禽戏、天竺国按摩十八势、老子按摩法等。五禽戏是根据虎、鹿、熊、猿、鸟的姿势进行运动锻炼;天竺国按摩法十八势、老子按摩法是以导引、按摩相结合的静神、动静兼修强身方法。他认为这些方法不仅平时用于锻炼强身,延缓衰老,亦可用于病时治疗,“小有不好,即按摩扌妥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4]。同时又自创单纯自我按摩之法,即清旦初,以左右手摩交耳,从头挽两耳,则面气流通,如此者令人头(发)不白,耳不聋;又摩掌令热,以摩面,令人面有光,又令人胜风寒时气,百病皆除。这些方法与现在起床时适当按摩,即干洗澡、干洗脸法有相似之处,是简便可行的方法。此外,孙思邈还主张每于食讫,行步踌躇,并以手按摩面部及腹部,使饮食易消,若饱食即卧,乃生百病。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他主张常欲小劳、适当运动的观点,这与片面主静或片面主动的观点相比,显然更为合理。    1.1.3 依时摄养   依时摄养[4]也是养性应遵循的一种方法。孙思邈认为衣食寝处皆适,能顺时气者,才符合养生之道。其在继承《素问·血气调神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内容。如春季衣服皆宜上厚下薄,冬季适当冻脑,春、秋季脑、足俱可适当受冻,冬季不可过劳大汗出,冬月勿突然大热,夏季勿突然大凉等。阐发了养生应适应寒、热、温、凉气候变化,顺应自然。依时摄养对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   1.1.4 内视、调气   内视及调气是一种专意存思、吐纳气息,以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方法,对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延缓衰老大有益处。内视即专意存想的养生法。孙思邈著作中有黄帝内视法及彭祖和神导气法的详细记载[4]。其主张人在健康之时,每日须调气补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