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病因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厌食症病因分析

小儿厌食症病因分析  【摘要】 通过文献回顾及探讨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病因的研究进展,从而对此症病因进行深入了解,为预防小儿厌食提供依据,并借以指导临床,搞好合理喂养,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病因;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tiology of infantile anorexia and introduce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the etiopathogenisis on children anorexia,thus thi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guide clinic practice and do the reasonable feeding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Key words: infantile anorexia;etiology;review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有日渐增多趋势,厌食病因也错综复杂。现就有关此症病因方面的文献资料及研究分析如下。   1 中医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古籍中“恶食”、“伤食”、“食积”、“痰滞”等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同,查阅古典医籍及近代文献,有关厌食症的专门记载很少,有关论述如《脾胃论·饮食伤脾论》记载“夫脾者行胃津液,磨胃中之谷,主五味也。胃既伤,则饮食不化,口不知味,四肢困倦,心腹痞满,兀兀欲吐而恶食,或为飨泄,或为肠僻,此胃伤脾亦伤明矣”,《赤水玄珠全集.伤饮伤食》指出“不能食者,由脾胃馁弱,或病后而脾胃之气未复,或痰客中焦,以故不思食”,《幼科发挥·脾经兼证》说“诸困睡,不嗜食,吐泻,皆脾脏之本病也”,《类证治裁·脾胃论治》认为“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解、获神、粳米、麻仁、扁豆子”。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提出“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以来,国内才开始陆续出现有关辨证治疗本病的报道,高等医学教材《中医儿科学》1985年版正式确立厌食病名[1]。 小儿厌食症中医认为多与乳食不节、痰湿内生、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脾胃。   2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的认识 小儿厌食首先是一种摄食行为异常的表现,临床可伴或不伴胃肠道功能的异常。其病因除与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及药物影响有关外,还与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心理、社会环境、自然坏境等因素有关。   2.1 未及时添加辅食   有研究证实婴儿对于辅食的添加有不同的敏感期,味觉敏感期在婴儿期4~6个月时,食物质地敏感期在婴儿期6~7个月。skussD等认为如果此期未给予各种味道、各种质地的食物,婴儿往往在一岁后拒食新口味和不同质地的食物,因而造成偏食和食谱单调。国内有人分析了传统喂养与儿童厌食症的关系,发现婴儿期日夜频繁喂乳、断乳年龄过大、加辅食年龄太晚、品种和方式不当可使小儿在一岁左右发生厌食。   2.2 疾病及药物因素   大多数疾病都可导致孩子的食欲下降。患胃肠炎、消化性溃疡、肝炎或结核等病时,厌食尤其突出。孩子在患病并伴有发热时,可使其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起不思饮食现象。另如肠道寄生虫感染、长期便秘或因患肾脏疾病而长期低盐饮食时,亦可引起食欲下降。服用一些药物(如红霉素、磺胺药物等)后,因其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除引起孩子厌食,还可能伴有腹痛和恶心、呕吐等现象,此外,给孩子服过多的钙片、维生素A或D,则孩子亦可出现食欲减退现象。   2.3 饮食习惯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   平素给孩子吃较多的零食;夏天摄入冷饮、饮料过多以及吃饭不定时;父母过分注意孩子的饮食情况等不良因素[2],均可影响孩子食欲。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在饮食结构安排中,蛋白质(蛋、肉、乳类)或糖类(甜食、巧克力等)所占比例过大,长期如此,不仅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还可引起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    2.4 精神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不良刺激的影响,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内脏反应使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引起食欲减退[3]。儿童受到不良心理刺激,如惊吓、恐惧、紧张等,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减退;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孩子的活动,如禁止与其他儿童玩耍,在进餐前和餐桌上训斥孩子,都会影响儿童情绪和食欲 ;当孩子食欲不振时,采用强制手段或威吓办法逼迫孩子进食,往往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拒绝进食。   2.5 气候因素   天气过热或湿度过大,可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而引起孩子食欲不振。所以一年中以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