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腹股沟疝非手术治疗探究
小儿腹股沟疝非手术治疗探究
腹股沟疝在各种年龄中均可发生,属常见病、多发病,小儿发病率相当高,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婴儿出生就患有;但约80%的病例发生于男性儿童,女性和青壮年发病率低,许多病人因畏惧手术而延误治疗,导致疝块逐渐增大、嵌顿、绞窄性肠坏死,以致肠切除,甚至危及生命等,给病人工作和带来诸多不便。我院为了解除病人手术之苦,让病人尽早得以治疗,获得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们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工作。自1991年5月~2004年12月期间,经1288例临床,治愈率达98%以上。所用药物“克疝星”注射液,在1994年经“云南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和昆明医学院药理毒理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任何毒素、副作用反应,各受试动物行为、进食、饮水及大小便正常,局部解剖及组织学检查,精索和精索动、静脉及输精管无粘连、压迫和阻塞现象,各动物、各条输精管通水试验正常。
一、小儿腹股沟疝的主要症状
小儿腹股沟疝俗称小肠疝气,主要症状是当哭闹或屏气用力时,腹股沟内侧出现肿物突起,安静是消失。随着肿物的屡次出现,肿物可增大并坠入一侧阴囊内。用手指将肿物向内、向上轻轻挤压,即可使其还纳入腹腔,还纳时有时可听到咕噜声。还纳后用手指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上方,肿物即不再出现。肿物出现后走路有坠胀感,但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二、小儿腹股沟疝的成因
腹股沟疝是由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闭合不良,遗留了通向腹腔的囊袋所致。睾丸在胚胎时期位置较高,下降过程中带下来一部分腹膜包裹睾丸及下端精索并和腹腔相同。正常情况下,婴儿出生后鞘状突中间部分闭塞萎缩,只保留鞘膜包裹睾丸,分泌少量液体使睾丸活动自如不宜受损。若是出生后腹膜鞘突没有闭合,同时存在腹压增高的因素时,腹内肠管和大网膜就可以通过此通道被压倒腹股沟内侧皮肤下面,甚至到达阴囊内,而成为腹股沟疝。
三、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288例小儿腹股沟疝中,男1056例,占82%,女232例,占18%,年龄最小2个月。斜疝1280例,占99.4%,直疝5例(均为5~12岁女孩),占0.4%,股疝3例,占0.2%;在1288例腹股沟疝中,右侧1005例,占78%,左侧283例,占22%。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
2、治疗方法(1)“克疝星”注射液由50%葡萄糖注射液0.5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0.5ml,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0.2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3ml,地塞米松注射液0.2ml,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02ml,灭菌注射用水0.25~0.3ml配制组成。(2)“克疝散”由中药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甘草等药物组成(制成粉剂用纱布打包)。 (3)在疝环口周围封闭注射“克疝星”注射液2ml。每周2次,连续注射4次,然后用中药“克疝散”打包用疝带在疝外口处加压包扎。
四、结果
1、治愈标准(1)病人在站立和咳嗽试验时,腹股沟区疝块消失;(2)疝外环口明显缩小为只容纳1个小指尖,咳嗽冲击感消失;(3)检查时可见患侧腹股沟区组织较治疗前明显坚实;(4)随访3~5年无复发;(5)愈后不患者任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化验检查:患儿Hb90~100g/L,RBC(3.5~5)×1012/L,WBC(7~7.5)×109/L,大小便常规正常,生化检查正常。
2、治疗结果疗程最短1周,最长2周,其中有4例治疗5次无效,占0.3%;经986例跟踪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有15例治愈后复发,占1.5%。
3、典型病例
患儿,男,10个月,病史:在出生3个月时开始不明原因出现右腹股沟区包块,呈椭圆形,无红肿,无畏寒发热;平卧时包块可消退,未作任何治疗,3个月后,包块坠入阴囊,呈梨形,小孩出现哭啼,平卧安静时包块可消失,曾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就诊过多次,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由于患儿太小,手术不安全,而病史延续至出生10个月时,疝块逐渐增大,且时常出现疝嵌顿而前来我院要求非手术治疗。
查体:直立和啼哭时右侧阴囊较左侧明显增大,约6cm×8cm,呈梨形,可闻及肠鸣音,透光试验(-),平卧时可回纳腹腔,外环口增大,经外环口腹股沟管指头可达内环,有明显咳嗽冲击感。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右侧小儿腹股沟斜疝。
治疗:在疝环口周围封闭注射“克疝星”注射液2ml,每周2次连续2周。然后用“克疝散”打包用疝带在疝外口处加压包扎,1个半月后解除疝带,疝块及咳嗽冲击感消失,疝口明显缩小为只能容纳一小指尖,至今未复发。
五、讨论
1、发病机理腹股沟疝属腹股沟区组织在胚胎发育缺陷而后天表现所致,属腹部最常见的疾病,其中以腹股沟斜疝发病率最高,约占85%。绝大多数病例无明确病因;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腹股沟区腹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孕妇血清风疹病毒抗体IgM检测临床意义.doc
- 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胎儿发育及孕妇健康影响.doc
- 孟河马培之外科学术思想探究.doc
- 孙思邈养生观及其对现代中老年疾病防治指导意义.doc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疗效观察.doc
- 孕激素受体亚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及意义.doc
- 孤立性大肝癌外科切除.doc
- 孤立性蝶窦炎诊断及内镜下手术.doc
- 孤立肾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doc
- 学龄前儿童Suresight视力筛查仪检查屈光异常标准探析.doc
- DB3402T 94—2024公共科普场馆运营规范.pdf
- DB3415T 68-2024黄芩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15T 90-2024公共数据安全管理规范.pdf
- DB3402T 99—2024预包装双面肉包加工技术规程.pdf
- DB3410T 38-2024旅游风景道建设指南.pdf
- DB3411T 0030-2024江淮分水岭地区葛根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415T 69-2024城镇供水排水一体化运营服务规范.pdf
- DB3415T 89-2024低产低效茶园改造技术规程.pdf
- DB3401T 341—2024专业化药房患者服务规范.pdf
- DB3410T 39-2024朱郑荸荠生产技术规范.pdf
最近下载
- 出师表格理解性默写.doc VIP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docx VIP
- 路面铣刨摊铺施工方案.pdf VIP
- 首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二级实证材料通用模板(选择项部分)(2024版) .doc VIP
-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4001.1-2007(钢格栅板).docx VIP
- 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指标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北京市密云区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设计规范-2016-7-26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