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23例分析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23例分析
【论文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对123例(12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123例(128眼)患者均达到了脱盲的目的,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3.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安全、经济。
我院眼科采用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白内障患者123例(128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14例(119眼),并发性白内障5例(5眼),外伤性白内障3例(3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1例(1眼)。男93例,女30例,年龄30~90(平均68.3)岁。术前视力:光感~0.25。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所做的常规切口即角膜缘大切口116例(120眼)做为对照组。
1.2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术前充分散瞳后,常规球周及球后麻醉,作以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于上方以12点为中心角膜缘后2mm作一长约6~7mm的直线或反眉形巩膜板层切口。以隧道刀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2mm,以3.2mm的穿刺刀于隧道顶端穿刺入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行撕囊或开罐式截囊,充分水分离,将核游离至前房,扩大切口至6~7mm,将晶状体核娩出,冲洗皮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切口不缝合或缝合1~2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盖敷料,胶布固定,术毕。
2结果
以低于0.05为盲,低于0.3为低视力即残。
2.1视力恢复情况:小切口组术后视力<0.05:第1d13眼占10.1%,第7d0眼,脱盲率100%;术后视力>0.3:第1d73眼占57.0%,第7d120眼占93.8%,即脱残率93.8%;常规切口组<0.05:第1d25眼占20.8%,第7d15眼占12.5%,脱盲率87.5%;术后视力>0.3:第1d35眼占29.2%,第7d73眼占60.8%,即脱残率60.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的差异(P<0.05)。
2.2术后散光:术后1wk散光绝对值,小切口组平均为(1.90±1.06),常规切口组为(4.82±1.76),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1月小切口组平均(1.03±0.72),常规切口组(3.52±1.21),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
2.3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并发症主要为前房积血、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虹膜根部断离,小切口组3例,占2.3%;常规切口组34例,占28.3%,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小切口组30例,占24.4%,一般1wk内消退,常规切口组55例,占45.8%,一般7~30d消退,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所有病例我们均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此术式的优点:巩膜隧道式切口的内、外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内口在透明角膜上,外口在角膜缘后2mm的巩膜上,中间有4mm的巩膜瓣。增加了水平接触面积,有利于切口的对位与愈合,同时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内口呈活瓣作用,切口不予缝合,术后散光明显减少。故此切口是稳定性较高的切口,并得到许多医生的认可。
手术操作的体会:①切口深度以1/2巩膜厚度为宜,切口边缘要整齐厚薄要均匀,切口的大小依晶状体核的大小及核的硬度决定。一般6~7mm,作前房穿刺时,3.2mm的穿刺刀不必全部进入前房,仅前面部分的一半即可。这样穿刺口不致过大,仅2mm左右。以防截囊时房水及粘弹剂外流,造成前房浅或消失,致截囊困难或损伤角膜内皮。②娩核的关键是要将核先游离至前房。我们的体会是:截囊后做水分离可使晶状体核很容易漂浮起来。水分离后以自制的截囊针钩住晶状体核的一侧,轻轻上提,使核的一侧上翘露出核的边缘,然后从边缘向核下注入粘弹剂,使晶状体核上浮,同时转动核,使之完整脱入前房。以隧道刀扩大切口6~7mm,使内口大于外口,核后注入粘弹剂,伸入晶状体匙于核后,娩出晶状体核。③作皮质冲洗,我们用同步注吸器注吸皮质。如周边部残留皮质,可先不予处理,植入人工晶状体,通过人工晶状体的旋转可排出部分皮质。如仍残留少许皮质,位置不动的,可不予处理。④对后囊混浊硬性斑的处理,术中去除晶状体核后,冲洗皮质,发现后囊混浊的予以后囊抛光,无效的,即用自制截囊针在后囊中央先划开一小孔,将粘弹剂注入后囊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使后囊保持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实时FQ-PCR及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分析.doc
-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 CK20 mRNA.doc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传代培养细胞Grb10表达.doc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骨肉瘤耐MTX细胞系中RFC、DHFR、GST-π.doc
-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doc
- 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结节.doc
- 实时荧光PCR在男性性病尿道炎及男性尿道炎后综合征应用评价.doc
- 实验室检查对酒精性肝纤维化中医证候特点分布影响探究.doc
- 实验室质量管理探析.doc
- 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探究现状.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