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docVIP

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 构建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并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将编码含弓形虫多个T、 B细胞表位的6段弓形虫多肽基因, 以5个甘氨酸编码基因相间隔相连接, 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构建成多表位弓形虫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 测定其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及T淋巴细胞增殖状况, 同时进行弓形虫攻击感染保护实验。结果: 成功构建了包含多个弓形虫表位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ME, 以其作为DNA疫苗免疫小鼠, 可诱导机体产生弓形虫特异性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 产生有效的抗弓形虫保护性免疫应答。结论: 构建的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在控制弓形虫感染上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弓形虫 表位 DNA疫苗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广泛流行于我国及世界各地, 全球感染率高达25%~35%, 我国人群感染率为5%~20%。成人感染弓形虫后多呈无症状带虫者, 孕妇感染后可造成流产、 胎儿畸形以及胎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 免疫功能受抑制或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时, 可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2]。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弓形虫疫苗的研究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大致经历了全虫疫苗、 虫体特异组分疫苗和核酸疫苗等阶段, 但均尚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疫苗。动物实验发现, 弓形虫全虫疫苗、 特异抗原组分疫苗有预防弓形虫感染或降低感染程度作用, 但前者可能会引起再感染, 后者的免疫保护效果较差[3-5]。弓形虫病核酸疫苗有望弥补上述疫苗存在的不足, 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但目前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而且对弓形虫多表位DNA疫苗的研究尚缺乏报道。本研究中我们将编码含弓形虫多个T、 B细胞表位的6段弓形虫多肽基因(分别编码SGA1 238~256aa、 SGA1 281~320aa、 GRA1 170~193aa、 GRA4 331~345aa、 GRA4 229~245aa和GRA2 171~185aa), 以5个甘氨酸编码基因相间隔进行连接, 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 构建成多表位弓形虫DNA疫苗, 以期获得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为构建安全有效的多表位弓形虫DNA疫苗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质粒pcDNA3.1(+)、 大肠杆菌DH5α及弓形虫RH国际标准株均为本室保存。核酸内切酶EcoR I、 BamH I, T4连接酶购自美国MBI公司。胎牛血清购自天津正江生物公司。兔抗小鼠IgGHRP购自博士德公司。TMB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RPMI1640为美国Gibico公司产品。MTT(四甲基偶氮唑盐)为美国Amresco公司产品。96孔细胞培养板购自丹麦Costor公司。BALB/c及ICR小鼠购于西安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2 方法   1.2.1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ME的构建 目的基因片段, 包含编码弓形虫SGA1 238~256aa、 SGA1 281~320aa、 GRA1 170~193aa、 GRA4 331~345aa、 GRA4 229~245aa和GRA2 171~185aa 6个多肽片段的基因(GenBank S76248, M26007, M76432, L01753), 每片段间以5个甘氨酸编码基因相间隔进行连接, 并在5’端添加了BamH I酶切位点和ATG启动密码子, 3′端添加了TAA终止密码子和EcoR I酶切位点, 共483 bp,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成。按常规方法将该目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BamH I和EcoR I酶切位点之间,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重组质粒经DNA测序鉴定无误后, 命名为pcDNA3.1/TME。   1.2.2 质粒的大剂量提取及纯化 碱裂解法分别大剂量提取重组质粒pcDNA3.1/TME和空质粒pcDNA3.1, 并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纯化后,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 溶于灭菌去离子水中, 浓度均为1 g/L。   1.2.3 动物免疫 SPF级雌性6周龄BALB/c小鼠32只, 随机分为两组, 即注射pcDNA3.1空质粒的对照组和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TME的实验组, 每组16只。每只小鼠均先用2.5 mL/L盐酸布比卡因50 μL分别注射小鼠双侧胫前肌进行预处理, 3 d后在小鼠双侧胫前肌相同部位各注射50 μL(50 μg)质粒, 每只小鼠每次免疫的质粒总量为10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