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6例临床观察.docVIP

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6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6例临床观察

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6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缘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完全修复。随访6个月至3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设计简单,能理想地修复小腿下段、踝部及足部皮肤缺损。 【关键词】 皮瓣修复术;隐神经;皮肤软组织缺损 1 临床资料 36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0岁~75岁,平均38岁;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分小腿下段及跟腱区12例,外踝区10例,内踝及足内侧区8例,足跟及足底6例;外伤18例,慢性溃疡16例,疤痕松解12例;肌腱、骨骼外露12例,合并感染9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治疗。常规麻醉后,以内踝与股骨内髁连线为轴线,依据受损面积及蒂部所需长度任意设计皮瓣,皮瓣长度等于蒂至皮肤软组织缺损远端的距离,旋转点不低于内踝上5 cm。切取皮瓣前创面需彻底清创、止血。切取皮瓣方法:按设计好的皮瓣边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达筋膜,切开深筋膜层,将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层缝合,以防止二者分离而损伤深筋膜血管;切开皮瓣蒂部,皮肤紧贴皮下游离,确认皮神经与营养血管包含在内,大隐静脉也应包含于其内;于筋膜下掀起皮瓣,在皮瓣旋转点旋转,翻下后于受报区缝合,不留死腔;足部或足内侧区可行交腿皮瓣,外固定架帮助下修复;供区可无张力下缝合,如困难,可游离植皮。 3 结 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带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缘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完全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   4 讨 论 1992年Masquelt A C等 [1-2]首次提出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皮神经的血管构造和皮肤血供密切相关已成共识。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供来源为由近及远来自隐动脉、膝下内动脉分支、胫后动脉穿支,踝前内侧穿支经外踝上穿支构成骨膜深筋膜和皮神经、浅静脉3个层面的血管丛。Masquelt A C等 [1]认为尽管这些小动脉本身血供有限,但许多穿支小动脉通过分支相互吻合,行成纵相血管网,显著扩大了供血范围和距离,能够对长段皮神经及皮肤进行营养。在皮瓣设计中下界不低于内踝上5 cm,设计较大皮瓣,皮瓣宽度1/3设计在胫骨前,远端蒂皮瓣旋转轴在内踝上半5 cm时蒂部宽度约3 cm~4 cm,皮瓣面积略大于缺损区。所有筋膜皮瓣有各自的血供特点,皮下和深筋膜不能分离,应缝合数针,以免坏死 [3];术中彻底清创、灭菌,以利于皮瓣成活;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供及静脉回流,尤其皮瓣张力,必要时加用减张减压等措施 [4-5]。带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术优点为:皮瓣切取容易,血供可靠;蒂部长度选择余地大, 转移范围大, 动脉和静脉循环平衡;筋膜瓣抗感染能力强。缺点为皮瓣有时显臃肿, 皮瓣需要损伤一条皮神经,对足内侧感觉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Masquelt A C,Romana M C,Wolf G.Skin island flaps supplied by the vascular axis of the sensitive superficial nerves:ana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leg[J].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6):1 115-1 121. [2]Bertelli J A,Khouy Z.Neurocutaneus island flap in the hand:anatomical basis and preliminary[J].Br J Plast Surg,1992(45):586-590. [3]郭建欣,王宝平,赵传亮,等.逆行及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1,24(1):30. [4]李旭明.闭合手法修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2):52-53. [5]刘宏斌,松一瓶,雷会宁,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3):202.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