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以Y校为案例.pdf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以Y校为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以Y校为案例

摘要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问题研究 ——以Y校为例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满杨 指导教师 王德清教授 的农村中小 学教师培训项目,该项目的质量评估也是保证“国培计划”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 摘 要 因素之一。在教师培训事业中,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绝不是单纯的对 培训机构和内容或是参训者的评价,而是一个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性评价体系, 近雅隧i窭罐要缕藩霪登耋霎拍矬酵伪怖商薹拳:霹黼鐾垂需堪熏弭埕智孬 并且这个过程贯穿于培训项目的整个过程。质量评估不仅起到反馈、控制、激励 野积陇;埠暂森型靠韭4导型眺墓鞲兆丽靠篓翥招蕊鋈滔篓蔷掣蓁鍪慈薹蒂崩。譬 的功能,能够及时的在培训过程中对已有计划做出调整,关键时刻还能成为整个 替翱誉墨藩坠薹羹韶习秩魏羹弼埽;4吁电薯蹙塑鬻|I{;J曲羹该项雾聪塑÷雾胖1古喾 培训计划方案决策的方向依据。 萑篓商箍囊嚣“些鬻峤祷涮。p驴萋囊蒜群计划”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 (一)“国培计划质量评估的主客体 评估主体是指进行评估行为的操作者,“国培计划”质量评估的评估主体大致 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评估主体和隐性评估主体。 对评估主体的内在关系分析可知,教育行政部门是“国培计划”培训质量评 估的主导部门,即是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准则的制定方,又是评估开展的组织实 施方。所以教育部是在“国培计划”中直接的、外显的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的唯 一单位,所以称之为显性评估主体。质量评估时,各省教育部根据区域的具体培 训情况,决定评估小组成员构成,通常由省教育部评估负责人、教师培训质量评 估专家、学科专家、项目承办单位评估负责人几个层级构成。 隐形评估主体主要指培训承办单位和参训教师。培训承办单位会通过自身核 查等方式进行培训质量的自检。全国所有承办单位会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文件进行 培训质量自我评价。主要针对项目承办的设施条件、管理方式等层面进行评价。 参训教师会对自我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判断,并且在教育部匿名问卷的评估中, 也会涉及到对评估培训承办单位服务的问题,参训教师对承办单位的这些主观性 判断,会成为教育部最终评估的参考。所以项目承办方和参训教师是间接地,隐 性的评估主体。 导论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己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国民 年底统招学生达到500万人,比2010年增加33万人。但与实力雄厚的公办高校 相比,民办高校仍然是弱者,且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为此,2003年召开 了第一届民办高校发展论坛,研究了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2005年召开了 第二届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论坛,集中讨论了民办高校应该如何建设一支相对稳定 的教师队伍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在提 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年)》也明确提出,要“提高民办教师的地位待遇,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民办高校已经度过了靠扩大学校规模来求效益、求生存的时期,进入了 以提高教学质量来谋发展的阶段。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校可 持续发展的根本。但从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看来,教师队伍存在着流动性大、 教师归属感不强烈、教师工作积极性较低等现象,这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教学质 量的提高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据统计,北京市民办高校每年教师的流失率都在 5%左右,燕京华侨职业学院在2005年教师的流失率甚至达到了43.33%。笔者曾实 习过的Y高校,每年有将近1/6的教师流走,与此同时,又有1/6的新教师进入 学校,教师流动性很大。从宏观层面看,目前政策环境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体 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家对民办高校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尚未完全落实 到位,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总体认可度较低。从微观层面看,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yongrjingd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