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简介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簡介
壹、歷史沿革
神經科學研究所 簡稱神研所( 是) 由陽明醫學院 (陽明大學前身創校院長韓偉院長及)
解剖學科創系主任哈鴻潛教授 於民國 69 年所創辦。是當時全台第一個 以神經科學為研
究主題之研究所,也是陽明大學第一個研究所 。於民國 84 年8月增設博士班 ,民國89
年因應國際神經科學研究趨勢與教學研究需要擴編為二組:甲組-分子細胞神經科學組、
乙組-認知神經科學組,又於民國105 年成立丙組-神經科技組。
歷任主管:
一、 韓 偉教授:民國 69 年 ~ 70 年7月
二、 周德程教授:民國 70 年8月 ~ 76 年7月
三、 魏健吾教授:民國 76 年8月 ~ 82 年7月
四、 錢嘉韻教授:民國82 年月 ~ 88 年7月
五、 孫興祥教授:民國 88 年8月 ~ 94 年7月
六、 劉福清教授:民國94 年8月 ~ 101 年7月
七、 郭文瑞副教授: 101 年8月 ~ 104 年12月 17日
八、 郭博昭教授:民國 104 年12月 18日 ~ 106 年1月 10日
九、 連正章教授:民國 106 年1月 11日至今
貳、現況
各組專任教師研究專長:
甲組:分子細胞神經科學組
劉福清 教授 基底核發育及可塑性
曹美玲 教授 痛覺與神經痛新藥之開發
連正章 教授 腦功能與腦疾病生理學
蔡惠珍 教授 阿 茲海默症
林士傑 教授 系統神經科學
林貝容 助理教授 系統神經生理
乙組:認知神經科學組
鄭雅薇 教授 社會神經科學
郭文瑞 副教授 認知神經科學
吳仕煒副教授 神經經濟學
丙組:神經科技組
林慶波 教授 大腦連結
林士傑 教授 系統神經科學
陳摘文 助理教授 活體顯微影像
參、資源
本所的專業設備有:電壓攝影系統 (voltage imaging system) 、藍光雷射、人類眼動紀錄系
統、叢集電腦系統、3T MRI (BRC建立、共儀) 、動物行為實驗室(BRC建立、共儀) 、64-channel
EEG system (腦波儀) 、目前全國唯一的獼猴電生理實驗室 、活體雙光子顯微系統及清醒動物
細胞內電生理記錄儀 。
腦科學中心核心設施:共軛焦顯微鏡、即時聚合連鎖反應儀、鈣離子影像儀、冷光儀及
冷凍切片機等精密儀器,目前由本所研究生負責使用訓練管理之一切事宜,開放給全校研究
人員使用。
肆、研究特色
本所因應教育與研究目標分成三組:甲組 : 分子細胞神經科學組(基礎神經結構功能)、
乙組:認知神經科學組 (神經系統、認知歷程與行為 )、丙組:神經科技組 (尖端神經技術之
研發與應用 ),致力推動組成從分子基因細胞到系統認知工程的研究團隊。
發展策略:
1. 基礎分子基因與神經迴路研究 :神經發育 、神經藥理、離子通道、神經編碼、神經連結
與可塑性之分子機轉。
2. 神經系統疾病相關之研究 :痛覺與神經痛新藥之開發 、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小腦萎縮
症、自閉症等疾病機轉;擴散磁振造影技術在精神及神經疾病的應用。
3.認知神經科學研究 :同理心的神經生物機制、人際及社會互動的神經生物基礎;中文閱
讀及發展的認知歷程,雙 /多語處理的神經生物基礎;視覺動作控制與視覺認知以及運動
與語言腦部表徵之性別差異;決策的神經與計算機制。
4. 神經科技研究 :應用分子工程、電子資訊、光電影像等尖端科技於腦與神經科學研究,
發展活體觀測與操弄神經迴路之技術,釐清大腦運作機 制 ,進而協助類腦智能研發與應
用。
伍、教學特色
1.跨領域整合研究 :教師專長涵蓋了分子細胞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及神經科技研究。
2.教導學生學習重要的神經科學的知識及相關的實驗技術,並對神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