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准《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3年10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绍兴市
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我
们必须审时度势,站在更高起点上,系统谋划和长远考虑,研究
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明确目标,统领发
展。
一、城市发展有了良好基础
1.上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确定的大城市框架基本实现。通过
10年的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有效保护,柯桥轻纺城更加繁荣,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规模,镜湖新区正在崛起,滨海新城初
具雏形,行政中心迁址镜湖。三大组团、一个绿心和滨海新城的
框架已经形成。
2.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市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3967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市区实现生产
总值2361亿元,居全省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三
产结构为4.9 ∶53.0 ∶42.1,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正在积极
创建全国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获得联
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等称号。
3.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嘉绍大桥建成,缩短了与上
— —1
海的时空距离;曹娥江大闸投运,挡潮蓄淡,为开发“一江两岸”
打下基础;杭甬高铁通车,加快绍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科技、文化、奥体中心即将建成,迪荡新城商贸商务区投入使用,
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这些都为新一轮城市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
二、城市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城镇化是现代化
的必由之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提出要优
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要以建设世界城市群
为目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支撑和引领作用。环杭州湾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趋势增强,浙江省
城市发展的理念在转变,从规模扩展向功能完善、效率提高、品
质提升转变;城市发展的动力在转变,从工业经济向城市经济,
从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变。区域综合实力竞争进一步演变为城
市竞争,区域发展外部环境对绍兴城市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为
绍兴继续率先科学发展,提升城市在长三角、在全省的地位提供
了重大机遇。
2.绍兴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越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融合
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继曹娥江大闸建成运行后,嘉绍大桥、杭
甬高铁建成通车,杭甬运河改造后全线贯通,绍兴已从交通节点
城市提升为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与杭甬的联系更加
紧密,纳入了上海大都市区90分钟经济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
2
— —
有难以替代的特殊区位和竞争优势。《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按
照是否适宜大规模和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为标准,将我市越
城区、柯桥区和上虞区全部确定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
3.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为有效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做大做强中
心城市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务院批准撤销绍兴县、上虞市,设立
柯桥区和上虞区,绍兴市区面积由原来的362平方公里扩大到
2942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户籍人口由65万人增加到216
万人。区划调整的顺利完成,打破了 “一市一区”、“县包区”和
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极大拓展了中心城市规模,有效改变了中
心城市 “小马拉大车”被动局面,有利于对接上海大都市区和杭
州都市区、宁波都市区,建设成为崛起于杭甬之间的大城市;有
利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加快城乡一体
化发展;有利于集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促进
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城市经济发展;有利于实现功能优化互
补、区域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在绍兴发展史上是历
史性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做强城市核心,做大城市发展平台,进
一步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
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绍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城市发展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坚持经济、社会、人口、
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建设教育、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