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 张朋川 【专题名称】造型艺术 【专 题 号】J7 【复印期号】2008年01期 【原文出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4期第21~28页 【作者简介】张朋川,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张朋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苏州 215123)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过程有相似之处,由于中国古代人物画使用的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其构图模式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中国人物画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相对稳定的构图模式,这对《韩熙载夜宴图》等古代人物画制作年代的考订提供了鉴识的依据。 【关 键 词】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07)04—0021—09 ????世界上的绘画,最早产生的几乎都是人物画。中国人物画也是中国绘画中最早产生的画种,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人物画。中国人物画还有着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除了中华文化一直不间断地发展的原因外,这与自战国时期以来中国书画一直使用毛笔和绢、纸等书画工具材料有关。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促成了中国古代人物画和山水画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发展起过不同的作用,形成了中国人物画在不同时期有相对稳定的构图模式。研究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从横向上分析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花鸟画的构图模式在同步发展中的相互影响,对宏观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有助于中国传世唐宋人物画的鉴定工作。 ????中国古代人物画在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的构图模式。下面对中国人物画各个发展阶段中的构图模式作简要的分析: ????一、先秦时期——从散点排列到分层排列 ????世界上最早的人物画绝大多数为洞穴壁画和岩画。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域中也分布着大量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的年代尚不能确定,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岩画产生于新石器时代。① 我曾经调查过甘肃、宁夏等地的古代岩画,认为其中一种以浅凿麻点构成的岩画的年代较早,如甘肃嘉峪关黑山和肃北大黑沟、宁夏贺兰山一期都有这类岩画。这类岩画的图像十分简略,呈影像效果,通过图像的外形来表现图形的特征,岩画中的图像作散点式排列。嘉峪关黑山岩画中有一幅《操练图》,图中共有30人,人物图形作散点排列。上下有三组作横向不规则排列的人物,在上层和中层横列的两组人物之间,有一作叉腰而立的人物,形体较其他人显得伟硕,应是首领人物。它的构图松散,可以看出对凿刻的图像没有作整体的规划,是随手而刻的。(图一) ???? ????图一 嘉峪关黑山岩画 ????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时期居址地画,通过考古地层和出土器物相对年代为距今5000年,是我国迄今所知年代确定的最早的绘画,地画绘于大地湾遗址第411号房址地面的白灰面上,分上、下两层,图像用黑色绘成,上层绘并排的三个人物,左侧人物图像巳很模糊,人物用没骨法绘成,呈影像效果。下层绘一长方形框,框内以黑线绘两个并排的动物。上下两层图像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人物和动物图像都画得很简单概约,为带有标志性的图形符号。 ????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也有少量的人物图纹,如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盆内壁上,绘三组舞蹈人物纹,每组五人,作一圈排列。(图二)彩陶上的人物图纹装饰在陶器上的显眼的特定部位,饰于彩陶盆内或外壁上的人物纹。为了适合于横向的装饰空间,人物图纹多作带状排列。人物画中的人物作带状排列是出于装饰的需要,但比起作散点排列的人物画模式是一种发展,能把众多的人物图纹以线形或带状排列而集纳在一起,由无序模式开始变为有序模式。 ???? ????图二 青海大通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 ????商代和西周的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多为变体动物纹和几何形纹,自春秋时期起,在青铜器上装饰图纹的工艺手段和艺术效果都明显增强,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情节复杂、场面宏大的人物图纹。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战国早期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在全器的器表满饰繁多情节的人物图纹,近百个人物分别进行习射、采桑、宴享、奏乐、鸢射、捕鱼、水陆攻战等活动,由几何图案带将人物画分为三层,每层中又以横线、直线或斜线分割成若干画面(图三)。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装饰在器物上的人物画已十分复杂,能成熟地运用横分层等多种区隔方法,将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的人物活动图像均匀有序地展示出来。 ???? ????图三 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 ????战国时期,毛笔成为书画的主要工具,成本低廉的竹木简牍是进行书写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