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血常规异常的术前评价与准备
凝血常规异常的术前评价与准备 意义 正常凝血机制 凝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 围手术期凝血常规异常患者的治疗 出凝血异常是麻醉与手术常遇到的血液学问题。异常出血普通外科手术期间的发生率为0.05~4%,心血管手术期间可达12%。凝血常规的检查有助于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以致措手不及。 生理性止血 凝血过程示意图 纤溶过程示意图 检查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G) D-二聚体含量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要的时间。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实验。参考值:1.11~13s(11~14s),超过正常对照值3s为异常。 2.凝血酶原比值(PTR):1.0 ± 0.05 3.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0 ± 0.1临床意义: PT延长: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获得性多见于DIC、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使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剂等。??? PT缩短: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症、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药,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等。 口服抗凝剂的监测: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试验。口服抗凝剂的过程中,(1.5~2.0)PT;PTR(1.5~2.0);INR(2.0~3.0)。 ??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PT延长超过正常4秒是肝活检、外科手术包括肝移植的禁忌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 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 参考值:32~43s(25~37s)。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0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APTT延长:先天性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Ⅺ因子缺乏症;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黄疸、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继发性、原发性纤溶亢进、DIC;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 APT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等。??? 注意:时间缩短应预防高凝引起的并发症。 血浆凝血酶时间(TT) 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使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参考值:正常对照为16~18s(12~16s) ,比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为异常。 临床意义: TT延长:主要反应血液中有肝素类抗凝物质存在,也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TT降低:无临床意义。 血浆纤维蛋白原(FG) 凝血酶比浊法 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凝血酶,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FG的含量。 参考值:2~4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急性心梗,糖尿病,妊高症,休克,恶性肿瘤等。 降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期,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血浆D-二聚体 原理:1.乳胶凝集法;2.ELISI法 参考值:1.DD0.5mg/L; 2. DD200μg/L. 临床意义: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在继发性纤溶(骨折)时,阳性或增高,原发性纤溶不高。 临床应用 ??? (1)如果APTT延长,PT、TT、FG正常,临床上有出血,建议做凝血因子确定性实验,确定血友病类型;临床上无出血,建议做血浆因子的促酶活性检查,确定是否为因子Ⅻ缺乏症。 (2)如果PT延长,APTT、TT、FG正常,多见于Ⅶ因子缺乏症。??? (3)如果APTT、PT均延长,TT、FG均正常,建议做检查确定是否为因子Ⅱ、Ⅴ、Ⅸ、Ⅹ或多个因子缺乏症。建议做肝功能检查,确定是否为肝脏疾病。??? (4)如果APTT、PT、TT均延长,FG降低,建议确定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物质,否则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5)如果血凝常规与血小板均异常,建议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方面的检查。 出凝血异常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难止; 出血呈广泛性或局限性,常发生于多个部位或寻常部位; 出血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 无法解释的手术或创伤时出血; 一般止血药物效果差,血液制品治疗效果好; 大部分病人有明显的出血史或家族史。 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 血小板减少或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