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答案

PAGE PAGE 1 中国教育史 名称解释: 六艺教育P22——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稷下学宫P54——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的特点是:学术自由,待遇优厚。稷下学宫的性质是:既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也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 三表法P63——所谓三表法,就是检验人的认识与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这是由墨家提出的。三表:第一表,即历史的经验和知识;第二表,依据民众的经历,以广见闻;第三表,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否。这三表法表现了尊重实践、尊重民众意愿的进步性。 化性起伪P74——这句话概括了教育的作用。是荀子提出的人性论——性善论的组成部分。荀子认为,人的成为禹,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应当注意选择环境,则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主动,教育是依一定的规矩对人加以改变的过程。只有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作用的协调与有序,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 《中庸》P93——《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据传是由孔丘之孙子思所作。《中庸》共33章,主要阐述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孔丘以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进而对中庸作了阐发,其意为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两端执其中”。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的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因此,中庸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在此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法。 玄学P143——玄学在形式上复活了老庄思想,并以此来诠释儒家经典。玄学家们将《老子》、《庄子》、《周易》并称“三玄”,以此作为构建思想体系的基石。 分斋教学法P205——宋朝地方官学还创立了分斋教学制度,也称“苏湖教学法”。该制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朱子读书法P239——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朱熹的读书法是他自己长期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 “习行”教学法P292——“习行”教学法是由颜元所提出的,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颜元重视“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 京师同文馆P314——1862年,恭亲王奕奏请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它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1866年12月,奕上奏朝廷,正式提出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即科技馆)的请求。1876年,馆中正式规定除外语外,学生还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各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使同文馆由单纯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教学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它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第二,京师同文馆身处帝都北京,乃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体西用P324——张之洞于1898年著成《劝学篇》,提出“中体西用”的理论体系。《劝学篇》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体西用”形式下,“西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西用”的范围不断延伸,逐渐纳入新的成分。这一时期,“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京师大学堂P333——京师大学堂是 HYPERLINK /view/104489.htm \t _blank 1898年6月11日百日维新的产物,并由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由 HYPERLINK /view/386573.htm \t _blank 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章程》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