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传){可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钧传){可用}

结合课本、注释和参考资料回答: 1、《三国志》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何人? 2、《三国志注》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何人? 3、本文选自哪本书?作者为何是傅玄? 4、傅玄是什么人?代表作是? 5、马钧是什么人?有什么成就? 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傅玄序之曰:“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傅玄 傅玄(217—278)字休奕,晋初年著名的思想家。曹魏末年,曾任弘农太守领典农校尉。西晋王朝建立后封子爵,历任御史中丞、司吏校尉等职。主要著作有《傅子》。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赋役繁重,迫使大批人口离散逃亡,严重削弱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傅玄为巩固西晋封建统治,极力主张安抚流民,扩大人民就业。 为了发展农业,巩固封建生产关系,傅玄还主张把多余的封建官吏和商贾百工转向农耕,增加农业人口。 思考:课文记述了马钧的哪些革新和发明? 一 改造织绫机 二 制造指南车 三 创造翻车(龙骨水车) 四 制作可动百戏 五 改进连弩、发石车 作成指南车 一、文言翻译的原则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达,即译文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即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即严格按照原文字句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特点,力求表达方法一致。 意译,即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二、翻译的方法: 1、“字字落实”之“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器物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2、“字字落实”之“删”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衬词、虚词删去。 3、“字字落实”之“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古今异义词换成今义,通假字换成本字。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4、“字字落实”之“对” 逐字对译,字字落实 二、翻译的方法: 5、“文从句顺”之“调” 把文言句中的特殊句式,如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6、“文从句顺”之“补” 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常见的有主语、宾语、介词宾语、介词等)及跳跃的内容,句间的省略,应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 7、“文从句顺”之“变” 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8、“文从句顺”之“分” 有时可以把一句分成两句翻译。 9、“文从句顺”之“合” 有时可以把两句合成一句翻译,如互文。 10、“文从句顺”之“扩” 有的意思要加以扩充,使句子连贯,语句通顺。 二标准十方法 字字落实,留删换对 文从句顺,调补变分合扩 第一段: 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马钧先生,字德衡,是天下有名的技艺高超的人。他年轻时过着玩乐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有技艺。在这时候,他从不对人家谈到技艺,又怎么谈得上有人知道他呢? 第二段: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他当了博士,生活贫困,就想到织绫机得变革,那么不用说什么,人们就会知道他技术巧妙了。旧式的织绫机,五十综的用五十个蹑,六十综的用六十个蹑,马先生担心它费力费时,于是就(改进机械),全用十二个蹑来更换。(改进以后),织绫机可以随心所欲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就象是天然形成的一样,又象阴阳二气反复变化,无穷无尽。这种技术,正象轮扁的对话,那精妙之处)是没法用言语说明的,又怎能够检验它呢? 第三段: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晒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先生担任给事中时,有一次和散骑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在朝廷上争论关于指南车的事。他两个说,古代根本没有指南车,记载上的说法是虚假的。先生说:“古代是有指南车的。我们没有去想到它罢了,哪是什么复杂高远的事呢!”两人嘲笑他说:“先生名是钧,字是德衡。‘钧’是陶器的模具,‘衡’是用来定东西轻重的,你现在这个‘衡’定不出轻重,还想能做得出模具来吗?”。先生说:“讲空话,瞎争论,还不如试验容易见效。”于是这两人把(这事)报告给明帝,(明帝)下令要先生把它制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