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复习备考课件之明清时期文化
1)封建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条件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制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综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为思想批判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问:《焚书·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 材料二: 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 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 ◆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2、 (2011全国一卷)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经部 B.史部 C.于部 D.集部 3.(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4、( 2011年海南卷)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5、(2011新课标全国卷)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6、(2010广东卷)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7、(2010年江苏卷)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8、(2010年上海卷) 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C.阿位伯人 D.留学生 9.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10、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深圳思行合一一水岸豪门推广思路.ppt
- 2013年秋季省开课程网络形考地域文化第1次作业(绪论至第二讲).docx
- 2013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最新版}.ppt
- 2013年秋高二年月考语文试卷{2013﹒10}.doc
- 2013年第18届初中数学“华杯”赛总决赛选拔测试备选题{6套}.docx
- 2013年粤教版物理选修1-1全册精品课件 第二讲第一节.ppt
- 2013年第一轮复习中国工业.ppt
-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卷}语文试题.doc
- 2013年继续教育公共科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74分}.docx
- 2013年江苏对口单招语文试卷及答案{红色标注为答案}.doc
- 2014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9 Section A一1.ppt
- 2013年高考真题——语文{北京卷}解析版.doc
- 2014 第2章 细胞质膜一张文举一.ppt
- 2014-2015学年度小学毕业考核语文试卷{A}.doc
- 2014-2015学年度江西省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上学期年前质检语文试题卷{解析版}.doc
- 2014-2015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公开课课件:1.3 简单逻辑联结词(2课时)(共38张PPT).ppt
- 2014-2015学年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教学设计{新}.docx
- 2014-2015学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6 有理数混合运算.ppt
-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武汉四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 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武汉四中等}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科}.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