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区域长期购买力平价说之检定-.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亚区域长期购买力平价说之检定-

PAGE PAGE 23 東南亞區域長期購買力平價說之檢定- 非線性定態檢定之應用 方浩銓 南台科技大學行銷流通管理研究所 研究生 林家民 南台科技大學行銷流通管理研究所 研究生 論文摘要 購買力平價說之單根檢定即是檢測實質匯率是否恆定,只有當實質匯率有回復到均衡值的傾向時,長期購買力平價說才可能成立。此意味著假如購買力平價說成立,則實質匯率為一恆定之時間序列。 過去的實證研究對於購買力平價說的檢定大多以線性單根檢定為主,而以傳統ADF單根檢定,購買力平價說難以成立。因此,本文嘗試以非線性觀點,應用KSS (Kapetanios, Shin, Snell;2003)提出之非線性定態檢定模型,視台灣為基礎國,分析台灣對東南亞地區內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等五國之長期購買力平價說是否成立。另外,再以美國為基礎國,分析美國對上列東南亞地區五國之長期購買力平價說是否成立,作為對照以分析比較。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台灣與東南亞地區諸國間,以傳統ADF單根檢定,大多接受實質匯率有單根不恆定,購買力平價說不成立。而應用KSS非線性定態檢定,驗證得出實質匯率全部為一恆定之時間序列,長期購買力平價說皆成立。美國對東南亞地區之實證結果,與台灣對東南亞地區之實證結果大致相同,但台灣對東南亞地區之實證結果更為顯著。 關鍵字:東南亞區域實質匯率、購買力平價說、非線性定態檢定 一.前言 購買力平價說(Purchasing Power Parity)乃是指當國際間之貿易不存有交易成本且沒有貿易障礙及市場完全競爭的假設下,透過匯率轉換後,所有國家的物價水準應趨於一致;是故實質匯率可定義為名目匯率乘以兩國相對物價水準。在國際金融的匯率決定理論中,購買力平價說常被視為早期的匯率決定理論之一,且亦常為開放性總體模型的重要假設,如價格可伸縮之貨幣學派模型。 早期古典學派的經濟學家均強調透過市場機能,價格可以自由調整,故遵循古典學派精神而起的匯率決定理論,假設購買力平價說恆成立;而自從Keynes 提出工資具有僵固性以後,根據價格僵固所發展出來的匯率決定理論,其中均直接或間接隱含購買力平價說於短期不成立,然在長期則成立。由於物價為商品市場的價格,匯率為資產市場的價格,而資產市場的調整速度大於商品市場的調整速度,故短期內匯率很難達到購買力平價說的水準。然就長期而言,若干擾為暫時性的,則隨著時間的經過其影響力會逐漸消失,實質匯率將回復到均衡水準,則購買力平價說成立。但若干擾為實質面恆常性的,則實質匯率將向外飄移,購買力平價說將不再成立。故文獻上對於短期購買力平價說不成立已獲共識,然對於長期購買力平價說是否成立仍眾說紛紜。因此對於理論模型隱含此一假說之正當性而言,購買力平價說之檢定是重要的。 隨著時間數列的發展,檢定購買力平價說的實證方法大多在線性架構之下去探討,大致可分為單根檢定(Unit Root Test)和共積檢定(Cointegration Test)兩種。然由於傳統的單根檢定和共積檢定存在有檢定力(Power)不足的缺失,Dumas (1992) 認為由於有交易成本存在,所以匯率應該是呈非線性調整狀態。若用傳統單根檢定或Engle and Granger共整合去驗證PPP是不恰當的,並且會產生偏誤,所以應該在非線性架構之下去分析實質匯率的行為。 Taylor and Peel(2000)更指出造成實質匯率偏離基要均衡匯率,其均衡調整呈現非線性的原因,可能是受到投資人應用技術分析的影響,使得匯率的變動沒有確切的隨著經濟基要變化而有調整,因此使得匯率偏離基要均衡匯率的調整走勢呈現非線性的調整過程。 由以上可知,非線性調整的發生可能來自於套利成本、政府干預和投資人應用技術分析的影響。政府干預過程多半是以漸近式的進行,所以調整過程極可能是呈現平滑或是漸進式的走勢,若以突發性(abrupt)的門檻自我迴歸模型(Threshold autoregression model, TAR)雖可捕捉到非線性的特徵,卻無法切合的描述出其平滑漸近的現象(Terasvirta, 1994;Sarantis, 1999;Baum et al, 2001)。而平滑式門檻轉換模型(smooth transition autoregressive model, STAR)正可描述此調整過程,並且已有許多探討匯率決定理論之實證文獻已注意到這個現象,且利用此模型來探討匯率偏離經濟基要匯率的動態調整行為,例如Michael et al.(1997)、Sarantis(1999)、Taylor and Peel(2000)、Taylor et al.(2001)、Kilian and Taylor(2003)、Paya et al.(2003)等研究,皆考量此調整動態為漸近且呈現平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