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点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延续和保存着本民族古老而悠久的风俗习惯,显示着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蒙古族人民一向能歌善舞,素有“音乐民族”或“诗歌民族”之美称,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这是蒙古族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与其传统音乐文化并不是互相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保留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就绝不能摒弃其特有的风俗习惯,我们要学习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就先要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关键字:蒙古族 风俗习惯 传统音乐文化
一、引言
广袤的大草原孕育了一个豪放而伟大的民族——蒙古族它是一个来自自然的纯朴粗犷的民族。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气,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在这片土地上渗透着阿爸的汗水,阿妈的奶汁,保留着蒙古族人民勤劳、朴实的灵魂,记述着一个马背民族的古朴生活。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蒙古族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现在,许多风俗习惯仍保持着原来纯朴的古风,体现了蒙古民族优良的传统和文化素养。? ??? 蒙古族的是通过语言和行动传下来的,但他同时也吸纳了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而变成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的有希望的民族。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蒙古族婚礼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婚礼进入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萨满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祭“腾格里”是蒙古族重要祭典之一祭“腾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先主”还包含“命运”的意思。敖包祭是蒙古人为纪念发祥地额尔古纳山林地带而形成,表示对自己祖地的眷恋和对祖先的无限崇敬这一信奉萨满教时最重要的祭扫仪式,现已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节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蒙古族原有的优良传统和健康习俗,进一步与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相适应,得到充分的发扬。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颇受兄弟民族的称赞。各种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形成的不利于民族繁荣发展的不健康的习俗,日渐消失同时又产生了许多适合于新的经济基础,或从原有习俗转化成的新的风俗习惯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堪称绚丽多姿,异彩纷呈。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在不同地区繁衍生息的蒙古部落,仍残存着一些氏族部落时代的痕迹。无论在生活习俗、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地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况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又受到诸如战争、部落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等条件的影响,其音乐风格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蒙古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称。每当宴会,庆祝节日, 歌声常常一个接一个唱古老的民歌,民间传说的故事, 唱草原富饶美丽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声悠长而高亢,音调多激昂,歌的韵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会、节日、婚礼用的和奏乐器是两股胡琴,四股胡琴、萧等。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爱的民族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草原牧民爱马头琴,对马头琴有特殊的感情。
可以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祭祀音乐三大类。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器乐等;宫廷音乐主要是蒙元时期以及“北元”时期的蒙古族宫廷音乐和清朝时期的满族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包括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其中,民歌,根据声部的多寡可分为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民歌两种。单声部民歌,可根据其音乐节奏特点,分为长调和短调。多声部民歌有多人演唱的潮尔道和一人演唱的呼麦两种。根据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和唱词特点,分为一般抒情民歌和叙事民歌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测试(全册)(含答案).pdf VIP
- 山东省烟台市(新版)2024小学语文部编版小升初测试(培优卷)完整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干法》稻盛和夫.pdf-2019-02-13-13-27-03-150.docx VIP
- 筋伤-踝部筋伤(中医骨伤科学十三五教材)【57页】.pptx VIP
- 室内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加利福尼亚州驾驶员手册简体中文版.pdf VIP
- 初中物理跨学科设计方案.docx VIP
- 毕业设计总结集锦3篇.docx VIP
- 2025年股东董事增资备忘录.docx VIP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