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子及硼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pdfVIP

气候因子及硼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sclimate Key factor;Boron;soybean;upgrowth;yield Xia Postgraduate:Qu Yankun Supervisor:Prof.Sun .VII. 1前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其粮食商品率一直高达60%,商品粮 和商品率一直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由于土壤有效硼不足曾引起小麦(70年代,60万亩)和 大豆(1999年,20余万亩)大面积不结实的现象,给粮食生产及农民收入带来了惨重的损失。 土壤虽然全硼含量高,但有效硼多处于临界和缺乏范围.从目前来看,士壤有效硼不足成为 商品粮生产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植物缺硼现象的出现既有内因(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 如:对缺硼敏感植物)又有外因(如:气候和土壤性质等)。因此弄清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硼 的有效性,对于指导农作物生产将有重要意义。在限制土壤硼植物有效性的诸因素中,气候 因子对硼有效性的影响较为复杂。本研究采用黑龙江省讷河市缺硼较严重地块的土壤,研究 气候因子对硼有效性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服务。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植物缺硼的普遍性及缺硼症状 早在1857年人们就从植物中分离出了硼,并在19lO年有人证明大田施硼促进玉米的生 硼现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常有发生,就已知的微量元素而言,植物缺硼最为普 值的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8%;包括我国在内,现已有80多个国家报道了至少130种植 积的比例高达80%以上。我国南方棕红壤属低硼土壤,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作物高产良种 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乖i普及、农作物复种指数的增加,均使农作物产量逐渐增加,随 农作物收获带走的硼素亦随之增多;同时,有机肥料的施剧量下降及N、P、K等化学肥料施 用量增加,造成大量营养元素和硼素的比例失调,加重了十壤硼素缺乏(莫尔维德特等,1984)。 生产上,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缺硼现象较多,近20年来随着小麦种植向温带亚热 带地区扩展和品种的不断更换,缺硼现象逐渐增多,中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巴西 和泰国等国相继报道过小麦缺硼。油菜“花而不实”症,在我国自50年代中期推广甘蓝型油 菜后历年都有发生,遍及十几个省(区),一般减产几成,严重者几乎绝收。1966年任沪生 等在湖北省也发现缺硼引起油菜“萎缩不实生理机能病”,尔后陆续被国内一些专家所证实并 对其症状特征进行描述。生产上推广油菜施硼,增产十分显著。王玉华等1975年在湖北省新 洲县发现棉花缺硼产生“蕾而不花”症状。 农作物缺硼的症状因种类而异,但有其共同特征。即生长点受损或死亡:根的发育不良: 花的发育不正常,有时会影响到籽粒或果实:生育期推迟等。大豆缺硼主要表现是生长点受 到影响,如根尖、茎尖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大豆生长受到抑制。严重时生长点萎缩而死亡, 发生顶枯,侧芽大量发生,植株生长畸形。根尖死亡后又长侧根.侧根再次死亡,使根系形 成缺茬根,根瘤少或不长根瘤。大豆植株叶片肥厚、粗糙、皱缩、叶尖向下卷曲, 有时里失水似的凋萎,出现失绿的紫色斑块,叶柄和茎变粗,茎基部肿胀膨大。繁殖器 官受影响明显,开花结实不正常,花粉畸形,蕾、花和幼英易脱落。见蕾不见花,或见花不 见荚,即使有荚也是秕荚秕粒多。 1.2.2植物中硼的分布及硼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1.2.2.1硼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双子叶植物的含硼量一般高于单子叶植物,蝶形花科和十字花科含硼特别高。植物中的 含硼量与植物年龄、品种以及采样部位和时间均有关系。植物对硼的吸收主要是被动吸收, 它随水分蒸腾作用而上升,因此,植物中硼的分布以叶片含量最高,主要集中在叶尖和叶缘。 硼在植物体内不易转移,即使施用高量硼肥.种子中的含硼量不能反应植物的硼素营养状况. 不能作为缺硼和硼中毒的诊断依据。油菜缺硼时,花器官和叶片含硼量均减少,花器官各部 分含硼量减少程度大于叶片,在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h2468l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