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 诊疗过程中的镇静和镇痛制度.pdfVIP

A-27 诊疗过程中的镇静和镇痛制度.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27 诊疗过程中的镇静和镇痛制度

类别 临床管理 编号 A—27 生效日期 2005.4 题目 诊疗过程中的镇静和镇痛制度 修改日期 2015.8 页数 1/7 一 总则 1. 目的:明确医护人员实施镇静、镇痛治疗的资质要求,严格掌握操作时镇静、镇痛治 疗的适应症、禁忌症,规范镇静镇痛流程,尽量减少或避免镇静镇痛治疗引发的并发 症。 2. 范围:在临床过程中,为配合诊疗操作的顺利进行,进行中深度镇静镇痛操作的医疗 行为。 3. 权限: 3.1. 负责执行操作时镇静的医疗从业者:由获得镇静资质的执业医师担任,对患者进 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制定镇静镇痛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 物,监测、记录并及时处理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意外和并发症等。 3.2. 具有镇静资质的注册护士:获得镇静资质的护士,按照医嘱,合理使用镇静、镇 痛药物,监测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协同医师处理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不良反应 及其他意外和并发症等。 3.3. 麻醉科:监管全院镇静治疗,对开展镇静治疗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建立、实施、 改进制度和流程,开展必要的质量控制项目。与医务科一起定期对医院操作时镇 静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改进。 3.4. 医务科:协同麻醉科制定并完善镇静流程,对各科室镇静操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与反馈,提高镇静的规范操作。 4. 镇静和麻醉的分类和定义: 4.1. 定义:操作时镇静指通过给药,使患者在执行侵入式操作或检查的时间段内降低 焦虑、失去记忆以及降低疼痛等。任何通过静脉注射完成的镇静,都视为中深度 镇静,而与剂量无关。 4.2. 轻度镇静(焦虑消除):非静脉注射应用抗焦虑药后,患者意识清醒,对周围环 境反应正确,通气和心血管功能没有受到影响,焦虑、不安、疼痛减少。如果患 者出现过度镇静,应运用正确的手段来控制镇静水平。同样,有些患者会出现对 镇静药耐受,这时就需要用足够剂量来达到充分镇静或抗焦虑。 4.3. 中度镇静/痛觉缺失(意识保留):通过静脉注射逐步调整镇静剂和/或麻醉剂剂 量,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这样患者能忍受不愉快的手术过程,同 时维持心肺功能,并能对口头指令和/或触觉刺激作有目的的反应,保护性反射存 在,气道通畅。这种状态可由各种镇静剂,抗焦虑药,麻醉剂单独或联合运用而 取得。 4.4. 深度镇静/痛觉丧失:在医学手段控制下使患者不易被唤醒,处于意识抑制或无意 识状态,但能对反复的或疼痛的刺激做出反应,可伴有保护性反射部分或全部消 失。患者自主维持通气的能力减弱,需要人工维持气道开放。心血管系统功能通 常保持正常。 4.5. 全麻:在药物控制下,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不能被唤醒,甚至对疼痛刺激没有 反应,保护性反射和生理反射消失,不能维持气道开放。 类别 临床管理 编号 A—27 题目 诊疗过程中的镇静和镇痛制度 页数 2/7 5. 本制度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5.1. ICU 患者使用镇静剂。详见 ICU 部门内规章制度。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