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椴木灵芝栽培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椴木灵芝栽培技术规范

               KD/QC.LZ.3-2012      龙泉市科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椴木赤灵芝栽培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椴木赤灵芝培养料的木材选择、菌段、栽培场所及栽培管理。  木材选择  2.1树种:椴木是灵芝菌丝生长和发育的营养来源,是栽培灵芝的物资基础,直接关系到灵芝的产量和品质,应选择以壳斗科为主的树木如栲、栎、槠、榉等,其他的如枫香、苦栎、山橄榄、漆树可用但不如壳斗科。硬质材、含木质素高的有利增产。   2.2采伐季节:在冬春时落叶至萌芽前采伐,即树木休眠期采伐,基内(树干)营养成分高。    2.3原木规格:胸径6-22cm皆可利用,以10-16cm为最佳。    3.原木截段:一般采用28-30cm长或15cm长。    3.1装袋:选用直径28-35×55-65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袋口一端予先用塑料绳或棉纱绳扎紧,装入截好的椴木1或几段,装椴木时需小心慢放,防扎破膜袋,再扎好另一端,若袋有裂缝破损应及时更换膜袋。    3.2灭菌一般采用常压灭菌,烧火一开始,火力要旺,供蒸汽要猛、快、稳,加快升温至100℃保持14-16小时,并焖料8小时,最好配购一只120℃的智能温度表,有利观察温度。  3.3接种    3.3.1将灭菌过冷却后的料袋、接种工具、消毒剂等搬入接种室。  3.3.2接种室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室内空间使用4-6克,点燃后过半小时以上,开始接种。  3.3.3进入接种室有条件需换衣服和拖鞋并戴口罩,不得讲话以防交叉感染。  3.3.4开始接种前,菌种袋外用75%酒精或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解开菌种后剔除菌种表面老菌皮,一人专职放种,双手用75%酒精擦过,另外1-2人扎袋口,并搬运。放入菌种要求分布均匀,落入各段表面。一般一支菌棒种接60-65公斤椴木。   3.4培养   3.4.1接种后的料袋进行发菌,发菌培养窒要严格消毒后使用,保持环境卫生、通风、避光。堆放时袋口朝外,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每堆之间留有1米左右通道以利通风和检查发菌情况。接种结束,将废膜、废袋等杂物清理干净。   3.4.2接种后3-5天,室内温度低于18℃,应人工加温到25℃-28 3.4.3培养20天左右,菌丝向木质部蔓延,需氧量也不断增加,堆内温度上升,更应注意通风,防止缺氧老化,菌皮过厚。气温回升,谨防堆内温度过高(超过33℃以上),易发生烧菌现象,必要时进行翻动,排疏控温,一般灵芝椴木在室内发菌时间约50-60天。    3.5成熟菌段的特性:椴木表面菌丝洁白粗壮,菌木出现原基,接种段面出现黄色菌被,手指重压菌木略有弹性。    4.栽培场所:    4.1地点选择:应选择海拔300-700米,排水良好,地势开阔,水源清洁无污染,土质微酸性的沙壤土,无污染源的耕地。    4.2搭建荫棚:荫棚高2.0-2.5米,按人字形屋架设计,搭架后顶部及四周盖遮阳网,起防晒保温作用,荫棚要确保能遮强烈阳光,又能通风、保温、无雨淋。夏秋高温季节气温超过36℃,采取加厚遮阳网或遮阳网下隔20㎝处加一层薄膜,有利畦地周围环境防高温。 4.3畦地设置:畦宽1.5米,长度不限,畦间挖沟设通道,宽40厘米深30厘米有利排水。  4.4畦地搭棚:每畦两旁插入弧形毛竹片,构成拱形架,架中间离畦面70厘米高,架上盖塑料薄膜,将整个畦地罩住。    5.排场   5.1菌木排放:灵芝菌丝在菌木中生长一段时间后,将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埋土后为灵芝子实体形成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水份,另外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5.2排场时期:选择4-5月上旬晴好天气。    5.3排放方法:菌木从培养室搬出,在畦地上排放10天左右,增厚菌木表面菌丝体。排场时解开袋口,先将菌木面上接种菌块和菌皮除去,然后用利刀划破菌袋,菌木排放间距5厘米,行距10厘米,排放菌木要压实,塞好土,背上半覆土厚度2厘米。菌木段长30厘米的采用横放,15厘米的直放。覆土土壤应选用细山皮土或火烧土,有利出芝。  6.栽培管理  6.1埋土后管理:埋土后若连续晴天或土壤干燥应喷水一次,喷水后若覆土层冲刷,造成菌木外露应及时补土覆盖。出芝前应保持干而不燥,湿而不粘。晴天每天喷水一次,阴天隔日喷细水一次。   6.2空气相对湿度:灵芝原基开始分化长出瘤状原基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土层保持湿润疏松;芝柄开始形成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菌蕾形成至开片,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盖面开足,菌盖边缘带黄色时适当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约85-90%;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   6.3通风管理  6.3.1菌蕾未出土时,一般不需揭膜通风,在观察生长或喷水时开放覆盖膜即可达到通风要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